1、判断题 社会主义改造后的农民和土改后的农民最大的不同是
A.受法律制约的程度
B.和国家的密切关系
C.拥有土地的使用权
D.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据新华社报道,原籍常州的台胞周纯娟女士,是第一个取得入境大陆探亲签证的人。当她第一次探亲走出机场出口的时候,82岁的周老先生一眼就认出女儿,健步迎上去与女儿紧紧拥抱,眼睛全湿润了,泪水里浸满了40年的思念。这一历史事件表明( )
A.两岸达成了“一个国家”共识
B.台湾当局结束对大陆敌对政策
C.两岸关系缓和出现历史性变化
D.大陆对台政策发生根本性转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40年的思念”得以重逢,可推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即1987年11月台湾居民开始到大陆探亲,而两岸达成了“一个国家”共识是指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A不符合史实;1987年11月2日,国民党执政的台湾当局顺应民众心愿,决定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两岸隔绝38年的历史从此结束,但是不能说明两岸分歧完全消除,所以B 说法过于绝对;D项说法体现的是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的内容,题干中没有体现;C说法符合题意;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材料三?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1)据材料一指出北宋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打开“新风气”借鉴的其他理论。﹙2分﹚
(2)据材料一分析书院兴起的原因。﹙3分﹚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2分﹚
(3)材料三是对哪一理论及其弊端的批评?﹙2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认为对这一批评的看法是否全面?﹙2分﹚为什么? ﹙2分﹚
参考答案:
(1)治国、平天下。﹙2分﹚ 佛教和道教的理论。﹙2分﹚
(2)原因:佛教的冲击;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理学家的倡导。﹙3分﹚培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2分﹚
(3)理学,空谈(清议)误国﹙2分﹚看法:不全面。﹙2分﹚他们不仅有清议,也有实际行动。(其他说法言之有理也可) ﹙2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文字“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可知北宋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是治国、平天下;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北宋知识分子开创新儒学借鉴了佛教和道教的理论。(2)从材料一中文字“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中可以直接归纳出宋代书院兴起的原因是佛教的冲击;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理学家的倡导;依据材料二中文字内容能够直接归纳出朱熹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3)从材料三中文字“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说明作者批评程朱理学空谈误国;显然这一看法过于片面,作者恰好忽略了程朱理学的积极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表4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50—70年代经济数据”,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表4
国家或地区
| 美国
| 欧共体
| 日本
|
联邦德国
| 法国
| 意大利
| 英国
|
占世界GDP比重
| 1955年
| 36.33%
| 3.9%
| 4.5%
| 2.2%
| 4.9%
| 2.2%
|
17.5%
|
1976年
| 24.9%
| 6.8%
| 5.8%
| 2.8%
| 3.1%
| 8.1%
|
21.7%
|
A.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成为政治经济大国
B.1955—1977年间美国经济总体增速缓于日本
C.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发生了动摇
D.20世纪70年代中期欧共体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从图表中可见:1955—1977年间美国经济总体增速缓于日本、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发生了动摇、20世纪70年代中期欧共体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以上几项都能从材料中看出,故都正确。日本虽为经济大国但还未成为政治大国,故选A项
点评:本题以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为切入点进行考察,另外还要关注欧洲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这也是常考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英国对华进行鸦片贸易的直接动机是
A.改变对华贸易状况
B.把中国变成其鸦片销售市场
C.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D.制造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英国对华贸易的主要目的是掠夺中国财富,获取利润,但在正当贸易中,英国却处于入超状况,为扭转这一现象,英国便对华输出鸦片,故正确答案是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