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小”了。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①交通工具的变革?②通讯技术的创新 ③垄断组织的形成④关贸总协定的创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世界感觉越来越小,像个“地球村”,最直接的原因是现代的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故选A。垄断组织是说某一企业垄断了全国的某一行业的生产和销售;关贸总协定的建立是为了商品贸易的自由化,均与材料无关。
点评:经济全球化是现在发展的重要的趋势。在新航路开辟之后雏形,后来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逐步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加速。此外,全球化的影响也需要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13年8月日本《读卖新闻》评论指出,“安倍的父亲曾任日本外相,安倍那时担任父亲的秘书,因此安倍对外交有着强烈的兴趣。安倍自去年12月上任以来已出访了20个国家,这个速度比他的前任都要快,安倍把整个世界看做一个整体。”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代日本
A.积极改善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B.极力提升政治诉求
C.具有强烈的全球化意识
D.已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安倍自去年12月上任以来已出访了20个国家,这个速度比他的前任都要快”说明日本政府这时采取的外交策略是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结合日本面临的形势可以知道目的是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地位,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纯观点表述的是(?)
A.中国的郡县制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
B.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C.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D.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余诚老于亡命之经验家也,余宁乐此,不愿苟活于此浊恶空气中也。”梁启超为此(?)
A.创作《变法通议》等论文,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
B.创办《中外纪闻》,鼓吹西学
C.成立民主党和进步党,拥护袁世凯专制独裁
D.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袁世凯听说梁启超写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令人用20万高价收买,梁启超拒绝了。在来人威胁利诱面前,梁启超回答:“余诚老于亡命之经验家也,余宁乐此,不愿苟活在浊恶空气中也。 “浊恶空气”指生活在袁的专制统治之下;不愿苟活说明梁不愿同流合污,其个人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顺应历史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近代初期的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呈现出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的突出特征。这主要是由于
①外来文化的传入②崇洋习气的熏染③新中国成立的影响④信息化浪潮的冲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初期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中西合璧的特征,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中国近代外来文化的传入和崇洋习气的熏染。新中国的当时尚未成立,排除③,信息化当时并没有出现,排除④。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