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董仲舒的儒学。材料“道之大原于天”指道(规律)来源于天,反映了天命的政治思想与政治秩序是统一的,“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是指臣民要绝对服从于君主,“屈君而伸天”就是说君主要绝对服从“天”的意志,如果君主有错误,上天就会降灾害来警戒,C项能完整反映董仲舒的思想意图,故C项正确;A、B、D项都只从某个角度阐释,表述不完整,故A、B、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学者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应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表明梁启超受其影响很深,而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革封建专制为君主立宪制。根据教材相关知识,黄宗羲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因此梁启超评价的这部书应是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黄宗羲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约略地说,对于“帝王”事实上乃是附着在天下苍生身上的一大毒瘤这一道理,战国时期的孟子和后世的黄宗羲可谓“心有戚戚然”,有着基本相似的认识。但他们也都很无奈,因为这里明显存在着一个思想困局:一方面是帝王对于人民横征暴敛、残酷盘剥的现实;另一方面,天下又不能没有帝王。对于这道难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的解答也只能祭出道德说教的大旗,将希望寄托在后世君王能够积极效法那些虚幻的尧舜禹等上古帝王的样板上面……从今天的角度看,黄宗羲明显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
要真正地解决“君王之害”,还是西方思想界替孟子和黄宗羲们想出了好办法。把手中握有权力的人关进一个精致的“笼子”。而一旦被关进这个“笼子”,即使他是一只“猛虎”,要危害天下也是难上加难。
——周英杰《大历史的小切面》
材料二:18世纪是欧洲封建主义崩溃和资本主义成分产生的时期,为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哲学里面逐渐形成那正在上升到统治地位的反宗教反封建的理性万能学说,而这理性万能的学说实以中国之哲学文化输入为其外在的必要条件。正如赖赫淮恩所说,中国思想在18世纪之影响,至可称“孔子为此世纪之守护尊者”。因耶稣会士介绍孔子的学说,引起欧洲一般知识界对于中国思想研究的兴趣。历史学家们以伏尔泰为首,也极力炫耀中国以为是一个理想至治之世,道德、宗教与行政全超然不群。中国为哲人政治,授予官职时,常召集多数学者在公堂上公开讨论而选拔最有贤明的答案的委以要职。中国人为世界上最严守政治规则的国民。国王为最有力的主脑,由此主脑使国家的手足活动。中国谓为武断政治,不如以文治主义的理想称它。青年竞入大学而从事探讨他日出仕时所应熟悉的国法民情,所以中国大学乃有举世无双的荣誉。
----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孟子与黄宗羲对于帝王是“毒瘤”有着基本相似的认识,请用所学知识说明之。并指出为什么说黄宗羲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8分)
(2)真正解决“君王之害”的根本应是什么?在这方面西方思想界提出了哪些具体的好办法?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能想出这些好办法的原因。(10分)
(3)材料二中西方思想家如此推重被黄宗羲斥为“大害” 的中国政治,其原因何在?(4分)
参考答案:(1)认识:孟子提出民贵君轻,以仁政学说来约束君主;黄宗羲指出君主是天下大害,主张限制君权。(4分)
看对:黄宗羲发展了古代民本思想,批判封建专制,具有早期民主启蒙色彩。开错:依靠道德限制皇权,而非从体制上根本解决。(4分)
(2)根本:体制革命,结束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由人民决定国家大事和领导人去留。(2分)
好办法:改良,确立君主立宪制;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等。(2分)
原因: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英国的政治实践;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解放思想,自然科学发展;东方儒家政治思想的影响;启蒙思想家的努力。(6分)
(3)受信息来源限制,对中国不够了解;借中国开明政治理念抨击本国专制体制,倡导民主政治。(4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家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用仁政来约束思想;而黄宗羲则主张限制君权。第二小问实际上是考查如何看待黄宗羲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真正解决“君王之害”的根本方法是改变社会体制;根据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是改良的道路;一是革命的道路。根据材料“欧洲封建主义崩溃和资本主义成分产生的时期”“理性万能学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能想出这些好办法的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西方思想家如此推重被黄宗羲斥为“大害” 的中国政治,其原因就是受信息来源限制,对中国不够了解;借中国开明政治理念抨击本国专制体制,倡导民主政治。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主义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辩论,根据下列几段文字,判断哪些学派的思想家参加了这次聚会?“兼相爱.交相利”、‘明主峭其法而严刑,而德厚不足以止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墨家
A.①②④③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②③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思想;“明主峭其法而严刑,而德厚不足以止乱”是法家思想,重视刑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体现的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属于道家思想。因此答案为B
考点:诸子百家思想
点评:诸子百家思想是考查的重点。有关各派的代表人物和学术思想以及百家争鸣的影响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上的突出反映( )
A.一些传统学科的总结性的著作问世
B.出现带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
C.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有重大发展
D.杂剧的创作出现繁荣局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所以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文化大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