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
B.紧张的军事形势
C.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
D.其代表的小农经济的性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原因在于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满足了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但“从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原则,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故选D。
考点:太平天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点评:《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中提出的“平均”“等贵贱 均贫富”“均田免粮”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将过去农民起义的口号做了具体的规划,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因此,它对贫苦农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但是,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煮豆燃箕”指的是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永安建制
D.天京变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柳亚子的叙述是指在政权统治里面统治阶层为政权夺利而进行的斗争,所以D正确,BC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 ”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为中国之自设?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信息技术电报业发展历史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①③④选项基本符合事实。②错误,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是由英国人于1865年建立。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考点:近代中国的通讯
点评:近代随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工业革命的进行,中国的新式通讯业也逐渐的发展起来。电报事业是我国近代通讯事业发展的重要的内容。起初有洋人兴建,随后中国自建。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新式通讯业发展极其缓慢。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脆弱性
C.连续性
D.自给自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从材料看,农民辛辛苦苦,仍不能应对繁重的赋税,不得以变卖家产,甚至卖儿卖女以偿债。这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的脆弱性。故选B。AD项都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但是材料未体现;C项是迷惑项。
考点:小农经济的特点
点评:古代的农业经济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农业经济主要有三个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此外,小农经济的相关情况如小农经济春秋时期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把握。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唐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
A.明州
B.扬州
C.泉州
D.广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能力。唐朝时与日本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扬州.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