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腾讯网发起了“大国脚印·网友票选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评选活动。其中,1953年当选的历史事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实施。网友选此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一五”计划( )
①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②有力地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 ③“一五”计划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④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表述错误,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的事件是洋务运动开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进入现代史时期,“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新中国现代工业化的起步,因此排除后选C。
考点:新中国经济
点评:“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细节来反映。下列选项中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生活细节
[? ]
A.粮票→股票
B.大人→先生
C.法币→人民币
D.臣民→公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被称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的是
A.《论十大关系》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D.“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被称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请回答:
结合史实论证上述观点的正确性,并总结两次改革给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参考答案:
(1)这段话从社会发展的角度,高度评价了这两位政治家。他们面对危机,给各自为政的国家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罗斯福在经济大危机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实行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国家干预政策,创立了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邓小平在极“左”思潮带来的动乱把中国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缘的情况下,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顶住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冲击,使中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快速发展。
(2)启示:
①任何国家要向前发展,必须依据国情进行改革,只有改革才有出路,才有生命力。②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③面对社会危机,应当制定出可以使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
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本题解析:罗斯福新政创立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激发了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活力。这_模式的推广和运用,导致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恢复和高速发展。邓小平创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使中国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保证。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交通是经济命脉,汽车是交通脉搏,乘客是脉搏血液,血液能流通全国。”近年来,有关全国各大城市中交通堵塞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这种状况开始于( )
A.20世纪初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汽车工业飞速发展,汽车日益进入百姓家庭,因此造成了全国各大城市不断出现交通堵塞。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