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述的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口口的结果。可见这种顽旧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文中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
A、革命
B、尊孔
C、帝制
D、亡国
2、判断题 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
[? ]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
C.康梁维新派
D.民主革命派
3、判断题 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 )
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
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
C、要不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D、要不要抵御列强的侵略
4、判断题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其根本目的在于
[? ]
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
B、恢复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D、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
5、判断题 (20分)近代以来,伴随欧洲列强的政治和经济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抗争和探索。
材料一“近年以来,银价之贵,州县最受其亏。而银商因缘为奸,每于钱粮紧迫之时倍抬高价。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均未必不由于此。要皆与偷漏出洋之弊有以致之也。”
——摘自《林则徐集·奏稿》
(1)总结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上半期由于鸦片走私、白银外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弊端。(3分)简述清政府针对白银外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2分)
材料二?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中国之法,非不变也,中兴以后,讲求洋务,三十余年,创行新政,不一而足,然屡见败衄,莫克振救,若是乎新法之果无益于人国也。……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2)结合史实说明洋务运动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5分)
(3)梁启超的思想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维新派进行了什么实践?有什么意义?(5分)
材料三: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
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1903年12月在檀香山的演说?
(4)简析孙中山后来在领导辛亥革命中创立的政治理论体系及其影响。(5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