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①汉代中朝的设立,中朝都是皇帝的亲信,目的是加强皇帝的权力,架空丞相领导班子,符合题干意思;②唐代节度使的设置,节度使设置目的是加强对边疆的保卫,后来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后果,与题干无关;③宋代参知政事的增设,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从而加强了皇权,符合题意;④清代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立,其制源于努尔哈赤晚期设立的五大臣议政王佐理国事制度,与题干无关。所以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共有儿子26个,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意可知晋武帝之所以没有更换太子主要是听从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建议。A项没有分出嫡庶长次,不符合题目的条件限制。晋武帝听从了皇后的建议,因此C项也不合要求。太子司马衷天生痴愚而最终仍为太子,所以不是尚贤原则,排除D项。故B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都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下面六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图五 图六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朝代的何种中央政治制度?与图一、二相比, 图三有何显著特点?(6分)
(2)图四中的机构是谁设立的?这个机构的设立有什么影响(2分)
(3)与图五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图六有何明显特点?(3分)
(4)上述图片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秦朝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废除了丞相;(6分)
(2)雍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2分)
(3)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统一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3分)
(4)君主和丞相、中央和地方权力(4分)
本题解析:
(1)从图一看,在中央皇帝之下设立三公九卿,地方上推行郡县制,这是秦朝的政治制度;图二皇帝之下设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尚书省下设六部,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图三撤销三省,废除宰相,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图四的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大臣基本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它的设立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3)图五是西周在地方上实行的分封制,各个诸侯国有较大的自主权;图六是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郡县制,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4)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对矛盾,即皇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其发展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专题是高考的重点。以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为主线,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推广,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及清朝设立军机处等核心,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从命题看,着眼于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历史事件的背景、特征、影响等,并和当今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民主化进程及世界史相联系,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