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依据所学,国家统一的主要前提条件是经济联系和民族融合的加强,故A项错误,而专制权力和专制制度产生是适应封建经济的要求而产生的,故B、D两项错误。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体现的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的过程,因此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君主集权。BC不符合题意,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中枢机构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余城,少者乃三四十县,惠至渥(wò,优厚)也。”该材料反映的是
A.汉初实行“推恩令”
B.汉初实行封国制
C.削弱地方封国势力
D.实行郡县制加强集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余城,少者乃三四十县,惠至渥(wò,优厚)也”可以看出汉初是实行分封制的,所以本题答案选B项。A、C、D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秦汉政治制度·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宗法制和郡县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可知,题干材料的意思是是说,西周之所以失国其原因在于分封制的弊端,各个诸侯国有很大的独立性;而秦之所以灭亡不是因为郡县制度导致的,而是因为秦朝统治过于严酷,百姓不堪忍受。故前后“两个制”代表的分别是分封制与郡县制。所以应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郡县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1992年“九二共识”
C.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D.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提及的时间”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因此可判断出材料信息应出自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BCD都与时间不符,因此选A。
考点:祖国统一大业
点评:1949年以后,国民党败退台湾,台湾与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