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B.“双百”方针的落实
C.中共八大决策的实施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图表中1952-1956年公有制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私有制逐渐下降,说明是三大改造的进行,故本题选择A项。B、C和D均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图一是苏维埃政府发给农民的耕田证书,图二是晋察冀根据地农民拥护当时中共的土地政策而举行游行的一幅照片,图三是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时的一张照片。这三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制订的土地政策

①以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的主要任务为依据?②以建立农民的个体土地所有制为主要目的?③以消灭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为主要内容?④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三张照片反映了党在三个时期不同的土地政策: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④体现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②③与图二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8分)
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茶叶产于我国南方。唐朝后期,有人记述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1)阅读材料,概括其中反映的有关茶的发展史实。(4分)结合所学,指出唐朝茶业发展的经济条件。(4分)
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二?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者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3分)
材料三?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四?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五?(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3)据材料三、四、五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4分)
(4)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3分)
参考答案:
(1)①史实:唐朝中后期饮茶渐成风俗;茶叶成为同少数民族交易的货物。(4分)
②条件:唐朝时期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唐朝商业贸易繁荣。(4分)
(2)增加财政收人;促进贸易发展;增强军事力量。(3分)
(3)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4分)
(4)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
思想:出现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
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题材(宋词)。(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灯谜“蒋介石囚禁张学良”,打一历史人物,正确答案是
A.苏轼
B.陆游
C.关汉卿
D.马致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张学良,字汉卿,和四个选项中C项关汉卿,名字类似,故选C。其他各项均不正确。
点评:古人忌讳直呼他人姓名(可能是上古原始宗教的遗俗),所以在男子成年后要另起表字。只有长辈和上位者才能称呼某人的姓名,其他人应该称呼他的字,否则就是不尊敬,失礼。随着时代的变迁,至少到元朝时普通的平民百姓不再有表字,表字成为地位的象征。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则报道应出现于
A.1895-1911年
B.1912-1919年
C.1927-1936年
D.1945-1949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对,这一时期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C不对,这两个时期日本加快侵华步伐,因此都不可能看到美国商品独占中国市场的局面;D符合题意,1945年抗战胜利后,日本投降,欧洲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积极进行全球性扩张,对华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
点评:民族工业陷入绝境(1)时间: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2)原因: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挤压;苛捐杂税,通货膨胀。第一,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的在华政治、经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是“新二十一条”。第二,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第三,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