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相对密闭的村落形态”和所学史实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其封闭性的特点,为宗法制提供了经济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烟花三月下扬州”,春天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机。假如你和你的同学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了宋朝时期的扬州,你们会看到或遇到 (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选项A中商铺设置和建会馆错误,应该是宋朝和明清的情况;选项B中青花瓷错误,元代青花瓷才成熟;选项C中购买织机,机房扩大规模应该是清代的情况。 所以应该选择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代商业的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D.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故A、B不符合史实;材料只是说宋代的商税率比农业要低得多,并不能说明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D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统治者对商业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政策,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对商业政策的灵活性。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摘自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材料三 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宋徽宗赵顼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
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材料四 王安石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没有新生力量冒出来,没有推动和支持变法的社会的基础。成功的变法在突破现有体制时,出现了新生力量,就商鞅变法而言,新生和力量就是平民和农民。王安石各种各样的新政都是设计精巧的方案,但是在实践中全都碰了壁。不仅没实现他当初的设想,反而打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交易,官员反对新法,因为新法伤害了官员的利益,民众怨声载道,因为民众没有从新法中得到实惠,于是新法必定失败。
——摘自新浪网读书博文《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成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8分)
(2)结合所学的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4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突破现有体制”在政治领域的表现。据材料四分析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核心因素。(6分)
参考答案:(24分)(1)①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③海外贸易更加兴盛;④都市商业繁盛;⑤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并大量使用。(答出任意四点即8分)
(2)①活字印刷术,推动世界文化的传播;②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帮助西方资产阶级在近代战胜封建专制;③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在地理大发现中(或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要作用。
(3)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
(4)表现: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授爵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4分)因素:是否有新生力量的支持(或是否有支持或推动社会变法的社会基础)(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主要是指宋朝的市已经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宋朝的市里的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宋朝时期由于指南针的应用于航海,所以宋朝时期的海外贸易更加兴盛,特别是开封等都市商业繁盛,在四川地区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则能直接反映出宋朝商业的确是正在革命。宋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也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黄金时期,当然这和宋朝时期的国家治国理念密不可分。
(2)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例子主要包括:活字印刷术这项科技传到西方国家推动世界文化的传播。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并被传到了西方,是中国的火药技术帮助西方资产阶级在近代战胜封建专制。而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在地理大发现中即新航路的开辟中起了重要作用,指南针是新航路的开辟的一个重要条件。
(3)新儒学的本质特点是: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所以,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主要包括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例如,在书法上,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例如,在绘画上,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讲究的就是更加注重意境,追求的就是一种意境。
(4)商鞅变法“突破现有体制”在政治领域的表现主要是指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授爵制,特别是实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更是“突破现有体制”。 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核心因素则是指是否有新生力量的支持。例如,材料中的“成功的变法在突破现有体制时,出现了新生力量”,而王安石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没有新生力量冒出来,没有推动和支持变法的社会的基础,所以,王安石变法必定失败。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核心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6分)比较是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中国与荷兰的金融创新
中国 | 荷兰 |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 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是现代意义的银行,有阿姆斯特丹市政的担保,很快成为欧洲国际贸易的票据结算中心,荷兰的利率也比其它欧洲国家都要低得多。银行不仅支持商品交易,还支持股票交易。 |
中国 | 美国 |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沪、深证券交易所相继挂牌营业,股票集中交易市场正式宣布成立。1996年,高速发展的股市立即出现了许多问题。从1998年开始,中国正式启用法律法规手段规范管理股票市场。 | 20世纪90年代,政府通过间接措施进行调控。资本市场不断完善,以硅谷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悄然兴起,促使美国经济实现了产业升级。股市吸引了大量私人投资者,同时养老金也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了保值增值。 |
参考答案:
(1)中国: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遭受打击;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金融创新力度有限;商业模式缺乏创新。(共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荷兰:实行殖民扩张政策;实行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金融创新力度大;组建了大型商业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共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2)中国: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企业发展解困,解决发展的资金问题。(共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美国: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引资金;推动美国经济产业升级;投资者通过股市投资分享经济发展的收益,提高了民众的购买力。(共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3)政府的政策是否正确合理,对经济发展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要重视对市场的宏观调控。(4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最高不超过3分)
本题解析:(1)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一图表信息,本问主要考查,对17世纪时,中国与荷兰经济发展状况相关原因的认识。尽管两国在此时期,均出现了金融创新,但源于历史以及现实的诸多因素,两国经济发展状况仍然呈现出极大的不同。根据材料一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这样来解读两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A.中国:㈠所实施的经济政策上: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的实施,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同时,中国对外贸易遭受打击,发展缓慢;㈡金融运作模式上:金融创新力度有限,业务比较单一,从而难以对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㈢商业运作模式上:商业运作缺乏创新,商帮仍是传统意义的家族商人,具有封建落后性特征。
B.荷兰:㈠所实施的经济政策上:实行重商主义、殖民扩张政策等,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同时,迅速成为头号贸易强国;㈡金融运作模式上:金融创新力度大,强大的资金和低利息,推动经济发展迅速;㈢商业运作模式上:大胆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组建了大型商业公司,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等。
(2)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二图表信息,本问主要考查20世纪90年代时期,中美两国股票市场的不同作用。此时期,受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股票市场在中美两国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这样来给予解读:A.中国:①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以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②有利于推动当时国有企业的改革,推行股份制,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③可以为企业的发展筹集到大量资金,有利于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难题等。B.美国:①通过“分解”富人的部分资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社会矛盾;②富人资金的不断注入,促使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推动美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③拓宽了福利资金的来源,民众购买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等。
(3)根据题干要求及图表信息,本问主要考查对政府经济政策的相关认识——与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小。可知,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有理、有据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及当今国家经济政策相关内容,可以这样来认识政府的经济政策:①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②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要重视对市场的宏观调控,积极发挥市场与计划“两只手”的作用;③经济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相关社会状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经济政策,并积极借鉴他国先进经济政策,但不能够完全照搬,并做到适时创新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扩张及其成果;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