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郑观应(1841-1921年)年谱节选
1858年,在上海学商,先后在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任买办
1878年,李鸿章委托郑观应筹办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2年,出任当时几至不能维持的轮船招商局帮办
1891年,任开平煤矿粤局总办
1894年,出版《盛世危言》,提出了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
材料二?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记载:“考日本东瀛一岛国耳,土产无多,年来效法泰西力求振作,凡外来货物悉令地方官极力讲求,招商集股,设局制造,……”。《盛世危言》问世之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一触即发之时,国内的民族危机感极重,该书出版后随即轰动社会并以极快的速度传播。
(1)据材料一,概括郑观应历史活动的主要特点。(6分)
(2)据材料一、二,概述郑观应经世取向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这种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9分)
2、判断题 欧元被誉为“口袋里的欧洲”,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A.欧元的使用使欧洲一体化成为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B.欧元的诞生有利于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
C.欧元的诞生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完全实现
D.说明欧元已经成为“欧洲单一货币”,政治上的统一指日可待
3、判断题 (30分)阅改材料叫答问题。
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及当时的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这一组织正式成立。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背景是什么?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有何意义?(8分)

20年前,冷战结束,世界进入单极时代。在澳大利亚总理鲍勃。霍克的倡议下,加强亚太之间合作的经济组织——APEC成立。经过20年的发展,APEC从创立时的12个成员增加到21个成员。其涵盖的人口也占了全世界的40%,GDP更是达到了54%。可以说,APEC会议是半个地球出席的会议。中国自1991年加入APEC以来,积极参与APEC各领域的合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对APEC的影响越来越大。APEC成为中国与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开展互利合作、开展多边外交、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舞台。正如澳大利亚APEC研究中心的报告所评述的那样:“APEC的故事就是亚洲崛起的故事;今天,则主要是中国崛起的故事。”
(2)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APEC的发展及中国地位作用的变化。(12分)
4、判断题 以下属于新中国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在经济领域采取的举措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和平赎买资本主义工商业
5、判断题 在研究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结构新变化时,下列四幅中国空白地区地图中被使用最为频繁的是: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