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课题小组在研究全球化影响时,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
C.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D.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必然是不均衡的。对发达国家而言是有利的,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和挑战并存。B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35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二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指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⑴当前,我国有五大省级民族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是哪一个?(2分)
⑵材料一中的“自治”与材料二中的“自治”有何异同?(9分)
参考答案:⑴内蒙古自治区。(2分)
⑵相同: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3分)
不同:①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而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
②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③解决的问题不同:特别行政区是为了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而设立的。(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初至五四运动前,中国两大主要社会矛盾趋于汇流,集中地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这主要是因为
A.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帝国主义国家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D.清政府、北洋军阀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程度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识两大社会矛盾是什么?一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二是国内阶级矛盾,这是思考的重点。矛盾汇流是因为帝国主义选择了“以华治华”的统治方式,把中国的反动势力统治作为统治工具,反动政府既代表国内剥削阶级的利益,又代表帝国主义的利益。另外,A项的情况只能突显阶级矛盾,B项的情况只能突显民族矛盾,C项的情况只能主要激化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西班牙《世界报》报道:“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德国《汉诺威汇报》报道:“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两则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评论,最有可能是指(? )
A.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B.“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神舟”飞船发射成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信息“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AC不对,这都是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但与无关;B不对,“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标志我国进入航天时代,但没有实现载人航天;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载着杨利伟升上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D符合题意。
点评:“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等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特别是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增强了我们自身的民族自信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及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是重点考查的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百货商店频打折,超市购物有赠品;不如网上淘淘宝,鼠标一点廉价美。”这反映了“第四媒介”改变了人们的(? )
A.学习方式
B.办公模式
C.娱乐途径
D.经济生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第四媒介”指互联网,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由于其具有传播信息量大,高度互动,双向传受的功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娱乐方式。再依据材料可知,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方面,所以D正确;A、B、C材料没有体现;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