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面是南方某地上报的粮食产量数据图,对图中数据反映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1949年亩产量低.主要是抗美援朝物资紧缺导致
B.1952年亩产量提高,主要是由于农业合作化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1958年亩产量明显提高,主要是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动农业生产
D.1962年亩产量提高,主要是由于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的纠正
2、判断题 在伦理观上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此,他们提出的最重要的主张分别是实行( )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兼爱和自我节制
D.人治和法治
3、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在“严刑峻法”上主
张相反的是
A.老子和荀子
B.孔子和韩非子
C.孔子和荀子
D.老子和韩非子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共和政体成,专制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
——《新陈代谢》(《时报》1912年2月22日)
材料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示意图

(1)结合材料1、2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贡献。
材料3、民国元年,四川广安州立中学课程设置(摘录)
第 一 学 年
| 课程
| 修身
| 国文
| 英文
| 历史
| 地理
| 算学
| 博物
| 图画
| 体操
|
周学时
| 1
| 7
| 7
| 2
| 2
| 4
| 3
| 1
| 3
|
内容说明
| 道德要旨
| 文学习字文法作文
| 习字绘画文法作文
| 中国历史
| 世界总论及 中国
| 代数
| 植物动物
| 自在画 几何画
| 兵法
|
?——《四川教育史稿》
(2)结合材料3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与中国古代(汉至清)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差别。
材料4、孙中山明令废除清朝实行的叩首、相缉、请安、拱手等旧式礼节,代之以鞠躬、脱帽、握手之礼;书信落款中的顿首、再拜及带有封建等级色彩的称谓,以新式名词代替;过去常用的大人、老爷之称均被革除。他要求民间称呼官员学习西洋或东洋,为先生或君。
——《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司厅称呼文》
材料5、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和旗袍开始流行,吃西餐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当时的妇女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
(3)材料4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材料4、5反映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5、判断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无数事实表明,现代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就像一把‘双面刃’,对人类的利弊得失共有之。”
——高惠珠:《科技革命与社会变迁》
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谈谈你如何认识其“双面刃”的作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