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针对下列情况,我国采取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
| 中国(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钢产量
| 2.37kg
| 538.3kg
| 4kg
|
发电量
| 2.76kwh
| 2949kwh
| 10.9kwh
|
A.没收官僚资本? B. 兴起“大跃进”运动? C.土地改革? D.优先发展重工业
2、判断题 根据国际移民组织2003年6月发布的《2003年全球移民报告》,1990年,有1.2 亿人长期生活在自己国家以外的地方。2002年,这一数字超过1.5亿,是35年前的两倍。2003 年全球国际移民总数更是已超过1.75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3%。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全球化的加速
B.局部战争频繁
C.地缘政治影响
D.两极格局结束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下面是一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火花。

材料二 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剑桥中华民国史》

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图(单位:千元)
——《中国近代工业资料》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仔细观察四幅火柴商标图片,你认为这些火花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表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依据材料二中的统计图概括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2分)
(3)为什么说“黄金时代”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你认为在那个时代中国发展民族工业、实现工业化的根本出路是什么?(4分)
4、判断题 读下列“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据此图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的力量迅速崛起
C.西方国家放弃了长期以来敌视中国的政策
D.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5、判断题 文革结束后,国家为发展教育重新整顿了教学秩序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针,下列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科教兴国”战略实施?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出
③重新恢复高考制度?④“希望工程”推出
A.③①②④
B.③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