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常不避亲近。法及大子,黥劓师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1)据材料一,简要指出“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的原因。(3分)
(2)从材料二看,商鞍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3分)从以上材料看,商鞅变法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10分)
(1)商鞍变法实际上是对新旧势力利益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变法严重破坏了旧势力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和既得利益,因此遭到他们的反对。(3分)
(1)效果:民风好转;军事实力强大,成为诸侯国中的强国,地位显著提高。(3分)
原因:按军功授爵,提高了士兵的积极性;严格公平执法,法不阿贵,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保证了变法法令的实施。(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1)在其变法中造成“宗室贵戚多怨望者”是指商鞅触及到了旧势力的既得利益所以遭到反对,(2)本问是从材料二中找到商鞅变法的影响,注意题目中的要求即可,即民风好转;军事实力强大国力增强。最后一问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总结变法成功的原因,即按军功授爵、公平执法,法不阿贵保证了变法法令的实施。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五条誓文》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1868年日本天皇颁布《五条誓文》
|
材料二 京师大学堂牌匾

结合上图回答:?
(1)以上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日本和中国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在此之前两国面临的背景形势有何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大历史事件在性质上有何相同之处?两大事件结果迥然不同,试扼要概括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个改革都遇到这个难题。请运用你所学知识谈谈中日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材料一:明治维新。材料二:戊戌变法。共同点:封建统治出现严重危机。国门被迫打开,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2 )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原因:所处时代不同;国内背景不同;国际环境不同;资本发展程度不同;群众基础和依靠力量不同;改革进程不同;变法阻力不同等。(3 )措施:日本明治维新前,通过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中国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借用孔子权威进行舆论宣传,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用立学会、办报纸、兴学堂等活动扩大了维新思想的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与“顷不比亩善”的观念相似的是
[? ]
A.多多益善 ?
B.不求甚解 ?
C.宁少勿滥 ?
D.不思进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变法的主要特点是:限制旧贵族,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废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禄序,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吴起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旧贵族杀害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
——摘编自《中国通史》
商鞅变法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为显著,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吴起变法主要是针对时弊,以政治改革为主;商鞅变法是全面的改革,建立了较完备的制度。
(2)商鞅变法历时19年,分先后两次逐步推行,注重取信于民和制度保证。吴起变法抑制贵族,打击对象明确,但使自己孤立;变法急于求成,时间短暂,许多措施难以实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国家的改革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①英国的“清教徒”运动? 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④戊戌变法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改革性质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有利于埃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其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通过排除法,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