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 )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国家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一国两制的构想中“一同”是核心,是前提;两制是策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A.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B.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C.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D.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邓小平理论核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立足于中国国情。故排除B、C、D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面是l978--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贸易额不断增加的原因包括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②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③经济特区的设立
④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与题干时间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当时改革开放还未进行,与A、B、C项均不符合;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讲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思路,有了新突破,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两次讲话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故选D。
点评:“文革”结束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吸取“文革”教训,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重点完全转移到了经济建设轨道上来,实现了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了农村、城市及其他领域的全方位改革,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指导思想上,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春天的故事》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歌中的两个“春天”分别喻指 ( ?)
A.“三步走”部署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建立经济特区和邓小平“南方谈话”
C.国企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是指1979年中央决定在福建、广东两省试点,创办经济特区;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是指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发展,因此选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