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民国五年二月《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击死奥大力(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柱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始则奥赛二国之睚眦,於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如土耳其之弱、如意大利之中立,皆投入战争,惟恐或后。”这说明?(?)
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②意大利在战争前保持中立
③土耳其追随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
④一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判断题 1914年8月威廉二世在《致德国人民》中说:“…当敌人全副武装准备背信弃义进攻时,他们却要求我们袖手旁观。他们不让我们坚定忠诚地支援我们的盟友,而我们的盟友正在为维护她的大国地位而斗争。”其中“我们的盟友”是指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奥匈帝国
3、判断题 一战前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是(?)
A.德法矛盾→美日矛盾
B.英法矛盾→美日矛盾
C.英德矛盾→美俄矛盾
D.英德矛盾→美英矛盾
4、判断题 下图两大军事集团所形成的矛盾中,成为一战前的三对基本矛盾的是

[? ]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5、判断题 (10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4年之前,欧洲大部分受教育的人都认为,下一代人将会解决他们这一代人不能解决的一切问题。他们坚信,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进步是不可避免的。……到了1919年,当战场的硝烟散尽、坟墓躺满尸体时,欧洲大陆资产阶级信奉的自由主义、议会政治、科学的胜利都显得很荒诞。每日所见没有进步,只有革命和一种有害的虚无主义。
——[美]菲利浦·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人为什么坚信“物质和精神上的进步是不可避免的”?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6分)
(2)“每日所见没有进步,只有革命和一种有害的虚无主义”,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试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