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元朝时管辖西藏和四川、海部分地区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宣政院
C.行中书省
D.尚书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元设立宣政院 ,管理西藏军政事务,西藏正式纳入了祖国版图。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明显促进了当时社会公平的是
A.郡县制
B.三省六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郡县制和D行省制这两种制度所起的作用或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而B三省六制的实行也是为了加强皇权,三者都具有实行社会公平的作用,而C尽管科举制的目的是为统治者选拔人才,维护君主的专制统治,但从实施的结果来看却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给处于社会底层的优秀知识分子以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同时从选拔的程序和方式来看也能体现出社会公平和公正,故答案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科举制
点评:材料的出题意图是强度了科举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起源于隋代,此后科举不断随着王朝的更迭而发展进步以致臻于完善,但物极必反,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1905年秦代最终废除了存续千年的科举制。高考中对科举制的考查角度多样,题型众多,是高频考点和难点,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强化基础训练。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孙中山曾于《五权宪法》中指出:“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以下对此材料的解读,错误的是
A.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曾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B.门阀举荐制度被推翻,是因为考试制度执行不力
C.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有存在的必要性
D.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因为考试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故带选官制度的理解。回顾已学知识可判断A、C符合史实,明显正确。由“试科目不合时用”可判断出D符合题意。而选项B门阀举荐制度是指九品中正制,它不是一种考试制度,因此不合史实,排除。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六部制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因此答案为B。A项错误,独立施政不对;C项是宋朝的政治机构的特点;D项是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点:三省六部制
点评: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之一。三省之间相互制约,互为补充,分工明确,大权集中于皇帝。与此相关的隋唐时期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科举制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柳宗元这段话实际否定的是
A.西周时期形成的分封制
B.秦朝建立的郡县制
C.统一货币的制度
D.西汉郡国并行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