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关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共性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主要行使立法职能
B.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主导地位,最高行政机构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C.代议制民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
D.1688年后在英、美、德、法等国相继建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①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②在经济竞争中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③应反对经济全球化,保护本国的利益?④应积极参与,并制定合理对策谋求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趋势,面对经济全球化只能积极应对参与不能逃避,对发展中国家虽处于不利但是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所以正确的是A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民国十一年出版的《南浔志·南浔丝市行》载:“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以下是对诗文反映信息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江浙地区成为外商原料产地
B.上海在鸦片战争后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
C.开埠后中国丝织业得到发展
D.中国社会第一次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 (25分)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原本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起源于古 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和思想态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的第一次人文文化高嶂?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尽管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人文文化,但其文化的发展也折射出了人文的真谛,反映了人性的本真要求,特别值得 称颂的在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为中国以后的文化主流的发展注入了基本的精神和价值内核,而形成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的第二次人文文化高嶂――民国时期。中国于1915年起开始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新文学和新道德,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 非常伟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思想领域方面。民国思想界具有明显的多元文化特征,思想斗争异常激烈和复杂,民主与科 学逐渐深入人心,民族主义浪潮不断掀上高潮。民国时期,多种思想文化并存。
-一摘编自《春秋战国和民国时期是中国人文文化的两次鼎盛时期》
(1)春秋时孔子的思想中既有人文精神的一面也有保守的一面,各举一例说明。(4分)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人文文化高峰背景的相似之处。(9分)
材料二:首先,让我们共同敬祝:全世界人民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最最最最敬爱的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 疆。让我们共同敬祝: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我们最最最最敬爱的林副统帅,永远健康,永远健 康,永远健康。
——“文革” 口号
(3)“文革” 口号是否符合人文精神?(l分)请说出你的理由。(3分)
材料三:习近平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 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习近平: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2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执政理念进步的原因是什 么?(6分)
参考答案:
(1)孔子主张“仁”,仁者爱人;提倡“礼”,恢复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4分)
(2)相似之处: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国家分裂,政局动荡;出现新的经济因素;新的社会阶层;教育体制转变文化下移。(9分,任答三点即可)
(3)否;(1分)理由:非理性,个人崇拜,愚昧迷信,失去个人独立性。(3分)
(4)法治(法律至上、尊重宪法);(2分)
原因:中共吸取执政经验教训与时俱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与国民素质的提高;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强;民主法制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6分,任答四点即可)
本题解析:
(1)春秋时孔子的思想中既有人文精神的一面也有保守的一面,及其含义是存在人文主义的内涵又存在局限性。孔子主张“仁”,仁者爱人;提倡“礼”,恢复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
(2)依据材料一“中国的第一次人文文化高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第二次人文文化高嶂――民国时期...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 非常伟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思想领域方面。民国思想界具有明显的多元文化特征,思想斗争异常激烈和复杂,民主与科 学逐渐深入人心,民族主义浪潮不断掀上高潮”并结合春秋战国和民国时期的历史特征。即可概括出两次人文文化高峰背景的相似之处。
(3)根据“文革” 口号中“我们最最最最敬爱的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 疆。让我们共同敬祝: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我们最最最最敬爱的林副统帅,永远健康,永远健 康,永远健康。”即可看出其个人崇拜,愚昧迷信色彩比较重。所以是不符合人文主义思想的。
(4)根据材料“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即可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执政理念进步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20~40年代,国共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根据相关知识完成:?
(1)这一时期国共关系的变化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2)结合史实,概括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因素。?
(3)两党在不同时期的关系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从上述各方面,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参考答案:(1)由合作到分裂,再由合作到再次分裂。?
(2)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阶级性质的不同是国共存在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
(3)第一次国共合作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并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第一次分裂导致了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局面,给日本扩大侵华以可乘之机;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战的胜利,扭转了近代一百多年来反侵略斗争屡败的局面;第二次破裂导致了双方三年多的内战。?
(4)①国共双方的矛盾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就能实现合作,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和国家统一。②合作局面的出现主要是中共倡导和推动的结果,分裂内战局面则主要是由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独裁内战方针和国际反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造成的。③国共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近代后期乃至今日的中国政局的变化。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本题解析:(1)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趋势是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2)根据前面的变化趋势分析原因,可从两党的阶级属性、社会矛盾的变化和国际影响等方面考虑。(3)合作则国兴,分裂则国衰,用教材中的史实来证明即可。(4)谈认识要求多元思考,本题涉及到历史上国共两党的合作问题,您一定会联想到我国的台湾问题,若能从本题出发联想一下企盼两岸关系的迅速好转,就很好了(当然也可以谈其他方面)。请注意:涉及到台湾问题,大家的语言表达方面需要留心。不能说成“中国和台湾”,因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者不能并称,可以说“两岸人民……”,在表述问题的时候,请务必怀有一种观念:台湾省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