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考生不可能选择的素材有
①大跃进运动的开展?②三大改造的即将完成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④“一五”计划的实行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题干时间中1956年来解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均是1958年,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同时进行,都是在1956年底完成,故①③与题干时间不符,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晃错复说上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无休息.?
——《汉书食货志》
材料2?汉氏减轻田税,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而豪民侵凌,三十税一,实什税五也.父子夫妇终年耕耘,所得不足以自存.?
——《汉书王莽传》
回答:
①从所给材料中可以看出西汉初时期农民有哪些困苦?
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初与西汉末年农民困苦的不同原因和共同原因?
参考答案:①赋税重,田税实际负担也重.
②西汉初年因为长期战争后经济贫困,徭役沉重,特别是编户制度对农民的控制,西汉后期则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贵族、官僚和大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剥削沉重.共同原因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本题解析:封建治世的实际情形如何,我们往往会受到封建史学家的文字片面描绘而搞不清楚,多接触一些其它材料是根有好处的,治世与乱世的区别在哪里,学生也可以通过对本题的阅读和练习得到较为准确的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关于荀子的思想主张正确的是①人性生来就是善的 ②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③治理国家应礼法并施?④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可用排除法。荀子在人性上主张“性恶论”,排除①,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指出:“理学……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
B.开始融合阴阳、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C.吸收佛教与道教思想,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凸显了人性的尊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的掌握。宋代的时候,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同时,对传统的儒家思想加以发展,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义、礼、智、信。朱熹甚至认为仁、义、礼、智等也是天理 的反映。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是在
A.日内瓦会议
B.第一次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