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2分)市场经济和世界性货币体系最终将推动全球化成为形式,阅读下列材料,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497年葡萄牙的达·伽马率领船队远航,到达印度的卡里卡特,从此开始了第一次全球化过程,欧洲国家竞相运用他们优越的技术手段创造了遍及全世界的帝国。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灾难,由欧洲主导的全球化开始动摇了。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1)依据材料二指出克莱德论述的两次全球化的各自特点。(4分)并分析导致全球化出现阶段性变化的因素。(2分)
材料二?货币无可置疑是人类社会经济机体的血液。能够执掌和供应血液者,自然占据了先机和强势。什么样的“血源”令众生趋之若骛?它必须产生于健全而完备的肌体——内在经济发展模式与金融体制,若是染上循环裂变债务而无可救药的“艾滋”病毒,还强绑上大家“输血”,只会共赴黄泉。同时,该“血源”应该是O型——即具备独树一帜的公信力和不可撼动的被接受性质。
——宋鸿兵编著《货币战争》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可行的措施使美元成为O型“血源”(4分)
(3)面对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和世界性货币体系的冲击,结合史实指出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应对的措施?(2分)
参考答案:
(1)①特点:第一次全球化:始于新航路开辟;以欧洲国家为主;(1分)建立大帝国。(1分)
第二次全球化:始于二战以后,由美国主导(1分);建立全球性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国际贸易增长迅速。(1分)②原因:大战对欧洲的摧残;经济危机的打击;先进技术的发展;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美国对欧洲和日本重建的作用。(2分,答两项即给分)
(2)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中,罗斯福新政,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恢复银行信用及工农生产,使经济得以恢复发展,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1分)二战后期(1944年),由美国牵头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的金融汇兑制度,(1分)根据会议决定,会后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分)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1分)(本题总评分以答到要点为准)
(3)措施:①积极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国内因素,积极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市场经济的竞争(1分,答一项即给分)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市场的竞争。(1分,答一项即给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第一问考查了经济全球化的开始和发展历程原因。第二问考查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面对大危机采取的措施,进而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第三问考查了中国应对全球化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韩国的国民经济增长率超过10%,经济发展速度名列世界前茅,但这些国家的经济风险也与日俱增。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B.过渡依赖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
C.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D.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共同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
A.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B.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
C.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
D.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和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该题叙述了各阶段农村干部的特性,其中包括了各阶段的政治、经济特点,B项说法最全面,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说“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两者的共同之处体现了
A.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
B.追求理性的自由主义
C.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
D.追求自我的个人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从材料来看,二者都注意了对人的认识和评价,因而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和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相吻合的思想是 (? )
A.儒、道、法、墨
B.道、儒、法、墨
C.儒、法、道、墨
D.道、法、儒、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甲的思想是无为而治,属于道家思想,乙主张严刑峻法惩治腐败,应该是法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为政以德”,主张“仁”和“礼”,与丙的说法相符,丁的说法符合墨家思想,所以答案为D。
点评:此题较简单,实际上是在考查学生对道、法、儒、墨四家主要思想主张的认识和掌握,并且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