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主张用儒家的伦理纲常维系封建统治。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反映晚清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这种场景:当主人要暗示送客之意时就会“端茶送客”。下列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受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
B.只限于官场范围的行为
C.中国传统习俗的延续
D.是近代国门大开后的行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古代有一种“端茶送客”的惯例。来客相见,仆役献茶,主人认为事情谈完了,便端起茶杯请客用茶。来客嘴唇一碰杯中的茶水,侍役便高喊:“送客!”主人便站起身来送客,客人也自觉告辞。这样的惯例,避免了主人想结束谈话又不便开口、客人想告辞又不好意思贸然说出的尴尬。因此选C。
点评:解答历史选择题,认真阅读每一被选项,充分理解其含义或涉及的知识,看被选项本身反映的是否是错误的历史知识,或是否与题干包含的知识明显不符,将这样的被选项首先排除,然后将所余被选项进行比较,并与题干知识和题目要求对应,一一甄别,选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两种主要政体,其区别( )
①前者不设总统,后者设立总统
②前者政府对议会负责,后者的政府对总统负责
③前者的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后者的国家元首拥有实权
④前者的议会拥有立法权,后者的立法权在总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议会制共和制下也有总统,共和制下立法权均在议会。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史·钱唐传》记载:“帝(明太祖)尝览《孟子》,……谓:‘非臣子所宜言。’议罢其配亨。卒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云。”导致明太祖“怒孟”的原因是
A.明太祖加强专制皇权,孟子宣讲民本
B.明太祖认为人性本恶,孟子主张性善
C.明太祖信用法家思想,孟子代表儒家
D.明太祖出生农民家庭,孟子依附权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看不出“明太祖认为人性本恶”的信息,可以排除B;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可以排除C;“孟子依附权势”观点错误,可以排除D;而明朝君主专制强化,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与之相悖。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古代著名思想家,理学之大成者,其子早丧,儿媳年轻美丽而守寡,邻人劝之曰:“父壮叔大,瓜田李下多有不便,不若找好人家而遣之。”其人曰:“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三纲五常岂不守之?”终不嫁,儿媳郁郁而终。此思想家会是( )
A.孔子
B.韩非子
C.朱熹
D.陆九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三纲五常岂不守之?体现理学家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以三纲五常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消除人们的私欲,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A不对,孔子主张仁爱 ? B不对,韩非子主张法治;C不对,陆九渊提出“心”就是“理”。
点评:用综合分析法全面认识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2)在把握“理“方法上,需要通过强调“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物,运用各种知识去体会事物内部的“理”。(3)在人性论上,主张在“天理”与“人欲”发生冲突时,应该“去人欲,存天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