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观点,从此儒家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上世纪的学术界,多数传统观点认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17世纪后期18世纪末),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发展经济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方面有重大功绩,是大清帝国国力鼎盛,雄踞东方,史称“康乾盛世”,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进入21世纪后,史学界将康乾盛世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进行比较,并将其置于全球背景下进行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康乾盛世如果“横向比较的话,相对西方的发展则明显是缓慢的。”“与欧美国家的发展相比较,康乾盛世不免黯然失色,虽然它取得了中国古代社会所能达到的最大成就,但却落后与西方国家,落后于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和时代的潮流。而且比较起来,二者变动与发展的速度,更是迅猛的不可同日而语。”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清朝康乾盛世的观点。(12分)
3、判断题 仔细观察辨认图中的图片:(13分)

高炉炼钢?②全国各地竞相以虚假的纪录夸耀

③夸张的宣传画?④大庆油田
注:图中字为: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只,足够吃半年。
请回答:
(1)前三幅图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什么运动?(2分)根据图片所包含的信息概括这一运动的特点。(3分)
(2) 图④中的油田建成于什么时间?(1分)这一事件与上述运动之间有无必然联系?为什么?(3分)
(3)请结合上述四幅图对该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作一简要评价。(4分)
4、判断题 歌谣和顺口溜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一个鲤鱼十二个泡,一个鸡蛋八个黄,报产一定要实打实,何必打肿脸来充胖。”这反映了人们对何事的不满?
A.“文化大革命”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一五计划
5、判断题 “一本十分罕见的清代地图集近日在湖南被发现。这本名为《广舆记》的地图集是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一六八六年)由湖南平江人蔡九霞木刻的。《广舆记》共收集十九幅地图,即当时的十八省图加一全国图。“广舆”即广阔的疆域,就是全国之意。该书长二十八厘米.宽二十厘米,用毛边纸木印线装,里面的标记有几十种之多,不仅有行政区划,连地形地貌也标注得十分清楚,在这本地图集里,台湾的全部版图清楚地刻印在《福建全图》里。”下列说法成立的是
A.它清楚地表明,清康熙年间,台湾已在中国的版图以內;
B.台湾成为中国的领土就是在康熙年间;
C.是“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的主要证据
D.是最早的清代地图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