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的是(?)
A.孔子创立儒学
B.“百家争鸣”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理学的出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的基础,所以正确 的是B,CD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武昌起义以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规定实行总统制;1912年3月8日,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根据宪政原则,参议院的行为
A.变更了政体使社会动荡
B.分散了权力导致效率低下
C.防止了专制维护了共和
D.因人设法违背了法治精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了解历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漫画就是其中的一种。下列表述最能体现漫画内涵的是(注:图中文字为“外债赔款及一切捐税”)

A.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负担
B.列强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C.清政府已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图片中的信息“外债赔款及一切捐税”可以看出,中国人民深受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剥削,灾难深重。故选D。A项只是说了外债方面;B项是说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材料未涉及;C项说的清政府成了洋人的侵略中国的工具,材料也体现不出来。
点评:近代中国人民内受封建势力的剥削,外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在这双重压迫之下,处境艰难。中国人民的受压迫之重,决定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之强。近代中国人民掀起了一次一次的反帝反封的运动,沉重的打击了反动势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材料一
上(宋高宗)谕大臣……又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指海外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货币单位),皆宽民力也。”
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摘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小题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10分)
小题2:针对材料二所反应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10分)
小题3:分析材料三(图11)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1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南宋:市舶司清朝:十三行。
作用:南宋外贸税收丰厚,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之一,可减轻百姓负担。
直接后果:清朝前期对外贸易因受到严格限制而渐趋萎缩;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小题2:原因:由于西方列强侵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开埠通商;中国在经济上落后于西方。
影响:中国传统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小题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时期政府积极推动,外贸持续快速增长;古代外贸受官府控制,不同时期发展不平衡。新时期外贸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具有主动性;近代外贸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中扭曲发展,具有被动性。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商业的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等内容。
小题1:南宋和清朝前期的外贸机构可从材料中找出,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朝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也不难答出。
小题2:考查鸦片战争后西方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以及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影响,只要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的较熟,也不难答出。
小题3:较难一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华实业界》评价:“民国政府厉行保护奖励之策,公布商业注册条例,公司注册条例,凡公司、商店、工厂之注册者,均妥为保护,许各专利,一时工商界踊跃欢忭,咸谓振兴实业在此一举,不几年大公司大工厂接踵而起。” 这表明,民国初年工商业发展的主因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B.列强一战时放松经济侵略
C.北洋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正确
D.工商界实业救国运动的推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民国政府厉行保护奖励之策……一时工商界踊跃欢忭……不几年大公司大工厂接踵而起。”,可以看出民国初年工商业发展的主因是当时政府的政策鼓励。故选C。其他三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