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易中天先生在其新书《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作了如下评价
①关注社会,留下了平等、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
②关注人生,留下了真实、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
③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治国理念
④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正义、自强的核心价值
下列各项对①②③④对应的学派判断正确的是
A.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C.墨家、道家、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诸子百家思想的内容及其影响。①体现了“兼爱”的思想;②体现了“无为”的思想;③体现了法家的治国思想;④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仁”“义”。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战国各家思想由于代表的利益不一样,观点也不是一样,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儒家强调德教,法家主张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37分)民生问题是中外古今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材料二 当时(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购买股票。
材料三 英国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拨款给贫困者以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材料四 1980年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撞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90年又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孟子的为政思想。(4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美国为摆脱经济危机在社会保障方面采取了哪些做法?(8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建立这种制度的原因及有何作用?(14分)
(4)指出材料四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国计民生方面“发展很明显”的原因。(7分)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1)思想:以人为本或保护人民利益;施行仁政。(4分)
(2)因素:分期付款和股票投机。(4分)做法:直接救济;以工代赈。(4分)
(3)特点:通过立法形式;种类多;阶层广。(6分)
原因:吸取真正教训;生产力的进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等。(任答两点4分)
作用: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任答两点4分)
(4)“文化大革命”。(1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6分)
(5)认识:社会保障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保障;克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任答两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某材料指出:“由于我国目前使用的大飞机多是由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制造的,花费巨大……研制大飞机可以节约开支,成功后还要面向国际市场……大飞机的发动机还需要国外技术支持……”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正在适应?
[? ]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C.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趋势 ?
D.全球政治军事合作的大趋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代婚俗变化的表现是?
A.删繁就简,仿西式婚礼
B.婚姻完全自主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定亲迎娶有一整套烦琐的程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韩非)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威势独在于主,则群众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服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春秋繁露》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对比,相同的主张是什么?适应了怎样的时代发展要求?(5分)
(2)?材料二比材料一又有哪些重要发展,其积极意义何在?(6分)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的‘掘墓人’”
(3)黄宗羲对中国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这种设计的历史缺陷何在?造成这种缺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分)
参考答案:(1)同: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1分)适应时代: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适应了地主阶级确立和巩固封建统治,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发展农耕经济的需要,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以及经济发展。(4分)
(2)发展:鼓吹天人感应;一方面强调君权神授,为皇权专制确立神学依据,另一方面要求天子循天道,施仁政,有利限制君权,抑制暴政。对巩固大一统和稳定统治秩序有积极作用。
(3)政治设计:扩大相权,限制君权;学校议政决断是非;历史缺陷:实质是修补封建专制,未提出新的社会方案。 缺陷根本原因: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未成长为真正的阶级力量。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