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二战后,两个德国和两个朝鲜的出现
A.与雅尔塔会议直接相关
B.是美苏全面冷战的产物
C.是北约和华约对峙的结果
D.是反法西斯斗争的结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美苏冷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①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1949年在美苏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国分裂。
②日本投降后,美苏占领朝鲜使朝鲜半岛分裂,分别建立了 大韩民国 和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中国进行 抗美援朝 。
考点:美苏两极格局
点评:美苏冷战影响:①、“冷战”开始后,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军事包围,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不惜以武力相威胁,从而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②、美苏实力相当,都不敢轻易动武,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③、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世界的整体发展;
④、在“冷战”局面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兴起。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从生产力发展的观点看,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近代”认识正确的是
A.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采用大机器生产方式
C.由商人、资本家出资兴办
D.以利润为生产目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为限制类选择题,考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限制词是“从生产力发展观点看”,因此必须从生产力的角度去分析问题。A项与题意不符,B、C两项均属生产关系范畴,而大机器生产是资本主义在工业中发展的第三阶段,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7、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是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文学的中心是
A.法国
B.英国
C.俄国
D.德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典主义文学发展的理解和再现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最早开辟通往亚洲航线,到达印度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最早开辟了从欧洲通往印度新航线的航海家是达·伽马。哥伦布发现美洲,迪亚士到达好望角,麦哲伦作环球航行。故选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新航路开辟只有三个大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一个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包括经济方面、社会方面、宗教方面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其次是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如本题解析的内容;第三个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如对世界的影响、对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等不同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祖先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A.利用简仪观测天象
B.利用司南辨别方向
C.阅读纸质印刷品
D.借助《伤寒杂病论》医治病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简仪和《伤寒杂病论》分别属于元朝和东汉时期的成果;西汉时期,中国才有纸出现。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