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余秋雨2001年在其文章《扼守秋天》中写道:“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具备了,你还能说什么呢?”从政治制度的演变来看,英国曾经“做了”“ 跨了”什么?
①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
②1688年的“光荣革命”
③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④责任制内阁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形成与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表明英国政治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②不对,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为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但本身不是政治制度演变的表现。
考点:本题考查英国代议制。
点评: 解答历史选择题,最基本的就是审清题目,这是解题的关键。尤其是题目中的限定词语,不仅规定了试题的属性,也规定了试题具体的解答要求。因而,准确把握题目中的限定词语,明确题目的时间、内容和解答限定,进而以此为突破口,排除错误项,是得出正确选项的基本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厥土不宜桑,桑事殊艰辛。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诗中描述的现象最早可能发生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明清两代在苏州和杭州都设有官局,其主要功能是
A.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丝织品
B.专门管理民营丝织业的政府机构
C.专门收购丝织品的官办店铺
D.专门向民营丝织业收税的税务部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他有忧国忧民之心,不满朝政腐败,同情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苏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李白被誉为“诗仙”;白居易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杜甫被称为“诗圣”, 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所写的诗,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过程,又被人称为“诗史”。 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
点评: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文学的主流成就:
春秋——诗歌
战国——楚辞
汉代——赋
唐代——诗?
宋代——词
元代——元曲
明清——小说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
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C.坚持“一国两制”
D.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