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我国近代前期民族企业发展状况表
时间
| 创建企业(家)
| 投资总额(万元)
|
厂数
| 年均增长率
| 数额
| 年均增长
|
1872~1894年
| 53
| 2%
| 470.4
| 21.4
|
1895~1900年
| 104
| 17%
| 2300
| 383.3
|
1901~1911年
| 326
| 30%
| 8620
| 783.7
|
1912~1919年
| 470
| 60%
| 9500
| 1187.5
|
材料二? 1914年,农商部发给华胜有限公司的采矿执照图

材料三?一战期间,我国创办的主要民族企业图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出口增长表

(1914-1919)
材料五? 1922~1925年,中国纺织业发展状况表
年代
| 纱锭数(枚)
| 占全国纱锭数百分比(华商+外商=100%)
|
1922年
| 1,506,634
| 63.1
|
1924年
| 1,750,498
| 59.7
|
1925年
| 1,866,232
| 55.9
|
……1921年至1922年两年内,日本在上海新设纺织公司六个,在青岛新设三个……。1919年,日本在华纱厂的纱锭数为332922枚,1922年增至621828枚,1925年更增至1268176枚。……在商品倾销方面,帝国主义对华贸易总值,如果以1913年为100,大战期间最低的1915年为79.7。但大战一结束,1919年立即增加到113.6,1922年激增到165.8。
——引自胡华主编《中国革命史讲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前期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状况。(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形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有哪些?(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一战期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分)
(4)根据所学的知识和一战期间的国际形势,分析材料四中中国面粉业由战前的进口为主变为出口为主的主要原因。(2分)
(5)材料五反映了哪些现象?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5分)
2、判断题 下列条约内容中,对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产生直接破坏作用的内容有(? )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在中国建立教堂③开放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3、判断题 下列是英国、法国、美国民主制度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点的是( )
①通过革命战争初步奠定了走向民主政治的基石? ②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③各国的民主制度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④三国的民主制度都在空间上不断扩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判断题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l952年到l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24.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②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③计划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④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5、判断题 2002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乡淳风桥村村委会公开拍卖本村的两辆公车。之所以卖掉,是因为在村民代表大会上,70多名村民代表提出:村里经济还相对落后,绝不能这么铺张浪费。会议表决通过了卖掉公车的决定。这反映了( )
A.直接民主更符合中国国情
B.基层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C.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
D.中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普遍提升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