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
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坚决支持不结盟运动
B.由英国等国发起
C.它的兴起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D.它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主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服饰是文明的标志之一,反映着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补子就是明代官员常服和补服在前胸后背处分别装饰一块方形(或圆形)饰有鸟兽的图案。文官缀绣的补子图案分别为:一品为仙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云雁,五品为白鹇,六品为鸳鸯,七品为鸂鶒,八品为鹌鹑,九品为练雀。武官缀绣的补子图案分别为:一品为麒麟,二品为绣狮,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六品绣彪,七品绣犀牛,八品与七品相同也是绣犀牛,九品为绣海马。
——朱和平《中国服饰史稿》
材料二?在明代,人们把身子包得严严实实,形成宽衣博带、衣领紧扣、裙长拽地的中式服饰式样,不强调服饰与人体各部位保持一致,在服饰结构上采取平面裁剪的方法,在人体与衣料之间形成的空隙较大,显得宽松。
——摘编自王超玲《中国明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服饰审美观念比较》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对于服饰崇尚显露人体之美,反映在服饰式样上就显得开放、显露。在结构处理上,以立体裁剪为本,以求最大程度上的合体,是身体与纤维衣料之间的空隙极小,追求用服饰突出人体曲线美,是服饰成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综合反映。
——摘编自王超玲《中国明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服饰审美观念比较》
材料四易服者注意: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以壮我国气象一新。本主人有鉴于此,故由上海特聘高等裁剪名师专做西式各种改良便服并各国维新便帽无不完备。敝局非图渔利实因鼓吹易服起见,凡士商各界请一试之,方知予言不谬。
——北京《大自由报》上刊登的广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补子的特色。(2分)
(2)据材料二、三,比较中国明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服饰式样与结构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观念层面上概述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6分)
(3)据材料四广告内容,由表及里地概述有关“易服”的历史信息。(6分)
(4)综合以上材料,总结影响服饰变迁的要素(2分)
参考答案:
(1)特点:动物为图案;规定严格;官阶分明。(2分)
(2)差异:明代服饰式样宽衣博带、衣领紧扣、裙长拽地,结构上采取平面裁剪的方法,服饰宽松。西方服饰式样开放、显露,在结构上以立体裁剪为本,服饰合体。(4分)
观念:中国注重儒家伦理道德(受理学的影响),西方体现人文主义思想。(2分)
(4)“表”:民国的成立;西化特征出现;士商率先易服。
要素:政治生活的需要、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的变革。
本题解析:
(1)据材料一“补子就是明代官员常服和补服...饰有鸟兽的图案...一品为仙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云雁,五品为白鹇,六品为鸳鸯,七品为鸂鶒,八品为鹌鹑,九品为练雀...”,即可概括明代补子的特色。
(2)据材料二、三“在明代,人们把身子包得严严实实...不强调服饰与人体各部位保持一致,在服饰结构上采取平面裁剪的方法...显得宽松...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对于服饰崇尚显露人体之美,反映在服饰式样上就显得开放、显露。在结构处理上,以立体裁剪为本,以求最大程度上的合体...”即可比较中国明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服饰式样与结构的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在思想方面主要是中国注重儒家伦理道德,西方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3)据材料四“易服者注意: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以壮我国气象一新...专做西式...凡士商各界请一试之,方知予言不谬。”,其表的含义是材料的直接信息,其里主要是从产生“表”特征的原因去分析概括。
(4)综合以上材料“补子就是明代官员常服和补服...饰有鸟兽的图案...在明代...在服饰结构上采取平面裁剪的方法...中国明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服饰审美观念比较...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对于服饰崇尚显露人体之美...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以壮我国气象一新...”即可总结出影响服饰变迁的主要要素。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2012年贺岁片《饭局也疯狂》里有一句经典台词: “上下几千年,成功之路,离不开老装(庄)孙子!”下列言论不属于上述三人的是
A.“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B.“治大国,若烹小鲜”
C.“制在己日重,不离位日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D.“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是孙子的军事思想,B项是老子的思想,C项体现了法家的弄权思想,D项体现了庄子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表是我国20世纪20—30年代农村地权分配状况图,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农村地权分配总体趋于分散
B.利于土地革命运动的兴起
C.严重制约民族工业的发展
D.是列强长期侵华战争所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农村地权主要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所以A错误,土地集中有利于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所以C错误,土地集中与列强侵略无关,当时广大人民的愿望即是要得到土地,所以易于发动农民阶级,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广大人民对“左”倾错误的抵制,科技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下列各项属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取得的成就的是(?)
①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②“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④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抓住题干中“文革期间”这一时间范围。依据所学知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1965年,在“文化大革命”之前,运用排除法排除含④的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