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康有为下列哪一作品中的主张引起光绪帝强烈共鸣
A.《孔子改制考》
B.《新学伪经考》
C.《日本变政考》
D.《上清帝第六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B项两部著作是康有为的两部理论著作,排除AB项;《日本变政考》是康有为的著作,研究日本明治维新,认为是清政府的学习的样板,阐述了康有为的变革政治的思想,但没有引起光绪帝强烈共鸣,C项排除;《上清帝第六书》,也即是《应诏统筹全局折》,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D项正确。
考点:百日维新的过程
点评:维新运动转入政治实践阶段相关表现
⑴康有为上书光绪帝《上清帝第五书》,产生重大影响。
⑵康有为上书光绪帝《上清帝第六书》,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
⑶康有为进呈《日本变政考》和《俄彼得变政记》等书籍。
⑷1898年春,康有为发起组织保国会,保浙会等成立,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
⑸在各种改革力量的推动下,维新变法形势进一步高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能忍受。世界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陈独秀所说的“解放”的含义。这种“解放”是在何种背景下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中国人进行“学术觉悟”与“政治觉悟”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独秀认为中国“学术觉悟”与“政治觉悟”失败的原因是未实行“伦理的觉悟”,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含义: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政治民主;信仰自由;经济平等、反对剥削;反对封建的伦理道德。背景: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
(2)表现:“学术觉悟”:地主阶级“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政治觉悟”: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效仿西方、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3)不同意。理由:中国“学术觉悟”与“政治觉悟”失败的原因一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社会性质;二是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是
A.把变法自强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
B.把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
C.主张人类社会的进化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
D.借助达尔文进化论
E.阐明维新变法主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近代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所以维新派人士将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学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即采用“移花接木”的办法,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外衣。故此题选B项
考点: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
点评: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是常考点。它主要包括两点①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学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即采用“移花接木”的办法,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外衣。②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向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这就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这一方面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他在封建传统势力面前的软弱,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指出:“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材料中的“政治”觉悟始于
[? ]
A.太平天国运动?
B.百日维新?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光绪皇帝革去阻挠变法官员的职务以及翁同龢的被解职反映了的实质是
A.清朝宫廷内部斗争
B.进步和守旧的矛盾
C.满汉贵族之间的斗争
D.维新派和洋务派的矛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