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领域就出现了新的因素。“新的因素”是指
[? ]
A.农业耕地增加?
B.手工业得到发展
C.商业城市日益繁荣?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是在:?
[? ]
A、20世纪60年代初
B、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亚洲近代化历程中接踵发生的两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2分)
(1)1868年4月6日,日本明治天皇率领群臣在皇宫紫宸殿举行宣誓。时隔30年,1898年6月11日,中国光绪皇帝亲临天安门,颁布“明定国是”诏书。下面是明治君臣的“五条誓文”和光绪皇帝的“明定国是”诏书:
五条誓文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四、?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 “明定国是”诏(部分)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奋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
“五条誓文”和“明定国是”诏书分别是在怎样的形势下颁布的?(4分)从两者宣称的主旨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2)比较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改革措施,完成下列表格:(6分)
?
| 明治维新
| 戊戌变法
|
改革措施(部分)
|
政 治
| 奉还版籍,废藩置县;取消封建等级制,宣布“四民平等”。
| 精简机构; ①鼓励?上书言事; ②取消?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
军事
| 实行义务兵役制,灌输? ?精神,建立效忠天皇的新军队。
| ? 裁汰旧军,建立新式军队。
|
经济
| 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大力推行“殖产兴业”。
| 改革财政,编制国际预算决算; 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
文教
| 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 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 ②奖励?;③在京师设立?。
|
(3)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结局大相径庭。对此,康有为和梁启超有所反思;
日本所以能骤强之故,或以为由于练兵也,由于开矿也,由于讲商务也,由于兴工业也,由于广学校也,由于联外交也。固也,然皆非其本也。其本维何?曰:开制度局,重修会典,大改律例而已。? ——康有为
| (如果)皇上既有兵力以行其大权,则西后无能为。 ——康有为 一切权柄皆归守旧之徒,……处士(指维新派)以一身毫无凭藉,惟有引颈就戮而已。?——梁启超
|
①康有为认为日本由弱变强的关键是什么?(不得抄原文)(2分)他认为的“关键”改革,在明治维新措施中有什么体现?请举例说明。(2分)
②康有为、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分)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形势:日本:幕府统治崩溃,天皇政府基本控制全国;中国: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统治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共同主旨:学习西方,振兴国家。
(2)
?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改革措施(部分)
政
治
奉还版籍,废藩置县;取消封建等级制,宣布“四民平等”。
精简机构;
①鼓励?官民?上书言事;
②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军事
实行义务兵役制,灌输 武士道?精神,建立效忠天皇的新军队。
?
裁汰旧军,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
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大力推行“殖产兴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际预算决算;
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文教
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②奖励?创造?;③在京师设立 大学堂?。
(3)关键: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体现:1889年颁布《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天皇专制的君主立宪政体。原因:康:光绪帝未掌军队;梁:维新派无权。
根本原因: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是生活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一名武士,他可能从事的活动有
①在京都杀死一名平民,但没受惩罚 ②他迫于生计,不得不经商
③他参与了“尊王攘夷”活动 ④他被废除了佩刀的特权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明治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的措施包括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
②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
③改进军事装备
④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考查明治维新军事改革的内容。根据教材叙述可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