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解放了思想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A项是错误的;这是文艺复兴的主张,其它没有。C项是错误的;这是宗教改革的主张。D项是启蒙运动的主张。但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号召和平使用科学技术,避免人类自身灭亡的文件是
A.《氢弹》
B.《海洋法公约》
C.《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
D.《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8年当地时间2月14日,美国再次发生校园枪击案,已经造成包括凶手在内共7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美国频传校园枪击惨案,令原本安静平和的校园充满恐慌。以此为代表的社会暴力造成当今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社会危机。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还表现在
①毒品泛滥?②贫富悬殊?③种族歧视?④人口膨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根据下表分析,1953—1957年,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大致范围?
| 所有制
| 土地经营
|
1949年以前?
| 地主土地所有制
| 租佃个体经营
|
1950——1952
| 农民土地所有制
| 自耕农个体经营
|
1953——1954
| 农民土地所有制
| 个体经营,集体互助
|
1953——1954
| 农民土地股份制
| 初级社,集体经营
|
1955——1957
|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 高级社,集体经营
|
A.土地改革? B.对农业进行改造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发生严重自然灾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准确提炼出图表的讯息,土地制度由地主私有到农民私有,再到集体所有,牢牢抓住题干中答题项的要求,再注意时间限制“1953—1957年”,联系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因此选B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第一次,1950年土地改革,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使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被彻底废除,为新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第二次,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第三次,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核心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第四次是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3分)并指出他们所处时代的特征。 (6分)
(2)三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主张有何不同? (3分)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3分)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2分)
参考答案:(1)战国、西汉、明末清初。(3分)
时代特征: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的时期;西汉时期是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明清时期是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6分)
(2)韩非子主张法治,韩非子的法治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建立;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巩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他的思想对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过一定的影响。(6分)
(3)韩非子、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3分)
原因:主要是由于前者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后者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2分)
本题解析:(1)三位思想家分别是韩非子、董仲舒和黄宗羲,它们分别生活在战国、西汉和明末清初。它们生活的时代特征可以从社会性质的发展演变的角度进行分析。(2)韩非子主张法治,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治国用法家思想;董仲舒则是发展了儒学,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黄宗羲则是反对君主专制统治,出现了早期的民主思潮。(3)韩非子和董仲舒都是主张建立或者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但是黄宗羲则是反对君主专制的统治;三者思想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三者所处的社会存在不同,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点评: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封建社会的开始形成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或者改革,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式的需要,法家主张变革的思想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法家思想中的用严刑峻法维护统治的做法被秦国短暂而亡所证明行不通。西汉时期重用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的思想。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批判专制的思想,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