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是一幅残缺的历史图片,有人认为它描绘的是中国近代的情景。做出这一判断主要是依据图中的

A.服饰
B.发型
C.行为举止
D.交通工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中描绘的是人力车,即洋车,又叫黄包车,是近代时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交通工具之一。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一观点应当属于(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理解。题干材料大意是:人民饥饿,是因为居上位者收过多的税费,人民难于管理,是因为居上位者太多事了,人民难以治理。这段材料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世界万物的本原
B.社会发展的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人的情感、感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中的“理”、“天理”。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包括二程和朱熹。他们都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理”。其中,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而朱熹则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故本题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祀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历史文献判断事件的能力,由材料中“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祀堂”以及楹联的内容,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左宗棠收回新疆,综合分析可知,题干主要是颂扬的是左宗棠,因此B符合题意,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把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提倡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这反映了
①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②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③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使不同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②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