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一战前,德国总参谋长施里芬就提出,为应付来自东西两面的敌国——俄国与法国的夹攻,可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用6~8个星期击败法国,而后回头集中力量对抗俄国,有人说这就是日后“闪电战”的雏形。但使得这一构想最终破产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阿拉曼战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马恩河战役以德军失败告终,导致德国速胜计划破产,与题干“先用6~8个星期击败法国”“闪电战”的信息相符,故A项正确;BC两项与题干速战速决的构想不符,排除;D项是二战期间的战役,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若为右侧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

[? ]
A.克里米亚
B.凡尔登
C.列克星敦
D.萨拉热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相同因素是
A.民族复仇情绪的增长
B.受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
C.法西斯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D.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恐怖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AC只符合德国;B不符合意大利,意大利在20年代就建立法西斯统治;D符合共同原因。
考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
点评:比较型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此类题在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相似”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关于一战前两次巴尔干战争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
B.都有保加利亚参加?
C.使巴尔干地区的矛盾更加错综复杂?
D.强化了列强争夺巴尔干的野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一场灾难过后,几位学者对欧洲前途发出这样的感叹。学者甲说:“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欧洲之没落。”学者乙说:“欧洲已进入艰困的时代。”学者丙说:“我们欧洲的命运只能这样。”从材料中推断,这些学者担忧的是
A.宗教改革后,罗马教会学者对欧洲陷入信仰分裂感到忧心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知识分子对欧洲文明的前途失去信心
C.法国大革命期间,欧洲保守派对革命运动的传播深感不安
D.冷战期间,西欧学者对于亚洲新兴势力的崛起甚为疑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材料中的“一场灾难”及几位学者的对话,可以看出这场灾难给欧洲造成深远的影响,欧洲的国际地位下降,社会政局动荡,经济发展困难,再联系历史上欧洲战争,可以判断是一战的影响,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