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有四家由澳大利亚归国华侨兴办的百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它们不仅给当时的上海人带去了最时髦的购物方式,还初步形成了中国最早的百货业。在那个提倡“实业救国”的年代,这四大百货公司成为华人资本的一个典范,孙中山先生就对百货业特别有兴趣,他本人还购买过“先施”公司的股票。而四大百货的成功并不是一夜成就的神话。
【材料二】 (这些百货公司)男职员全部都穿“中山装”,女职员全部都穿蓝色的旗袍,全公司的职员都穿黑袜黑鞋,早上公司没开门,全部职员都进来了,限定一个门进来。所有的职员每个人都有一个胸牌,号码是“1”开头,你就在一层上班,是“2”你就在二层上班,所以那些管理员一进门就看你的号码,就知道你是在哪层上班。
【材料三】?四大公司对中国近代商业的创新还有很多。比如,1917年的上海,女子就业人员非常稀少。但是,先施公司却率先雇佣女店员。永安公司不仅紧随其后,还把出众的女店员,比如把销售康可令金笔的小姐当做明星一样来宣传和炒作。还经常在商场内组织职工进行大型时装表演,并首创企业生活类杂志《永安月刊》来引导消费。另外,发行礼券、代客送货、美容表演、邀请电影明星演唱、赠送奖学金等一系列促销手段,都是这一时期具有永安特色的销售方式,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材料四】 顾客至上、职员统一管理、广泛吸纳人才、培养后备力量,这些是现今全世界通行的管理措施,而在半个所世纪前的上海四大百货公司已经广泛实施了,它们就是四大百货公司屹立商场屡试不爽的法宝。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上海四大百货传奇:实业救国时代的归侨梦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四大百货公司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能够成功崛起的主要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上海四大百货公司兴盛的主要原因。(6分)
(3)上海四大百货公司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的缩影,但总体来看,近代中国的商业发展是十分曲折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客观原因。(10分)
参考答案:(1)华侨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乐于投资,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四大百货公司创造的“最时髦的购物方式”的影响;孙中山等名人的支持与投资;国民政府推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8分)
(2)顾客至上,诚信经营;?职员统一管理,采用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 广泛吸纳人才,培养后备力量;?思想解放,如雇佣女员工并予以宣传; 树立企业的形象;组织文艺表演和定期促销,以吸引顾客。(6分)
(3)长期的战乱和战争破坏;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凋敝,人民群众的购买力比较低,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统制经济政策等;官僚资本的压制;美日等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长期束缚等。(10分)
本题解析:(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一中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时髦的购物方式”、“提倡“实业救国”的年代”、“孙中山先生就对百货业特别有兴趣,他本人还购买过“先施”公司的股票”等信息可以得出其原因是华侨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乐于投资,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四大百货公司创造的“最时髦的购物方式”的影响;孙中山等名人的支持与投资;国民政府推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2)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材料二提供的信息是上海四大百货公司的管理具有规范统一和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材料三提供的是“四大公司对中国近代商业的创新”、“率先雇佣女店员”、“宣传和炒作”、“首创企业生活类杂志《永安月刊》来引导消费”、“发行礼券、代客送货、美容表演、邀请电影明星演唱、赠送奖学金等一系列促销手段”等信息也可以得出思想解放,如雇佣女员工并予以宣传;树立企业的形象;组织文艺表演和定期促销,以吸引顾客;由材料四可得出顾客至上,诚信经营;职员统一管理,采用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广泛吸纳人才,培养后备力量。
(3)这一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国内条件和国际条件两方面来思考得出相关结论。如长期的战乱和战争破坏;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凋敝,人民群众的购买力比较低,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统制经济政策等;官僚资本的压制;美日等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长期束缚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 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可知周恩来反对将学术问题政治化,排除A;1956年1月,中国已经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排除C;“科教兴国”战略是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因此B符合题意,周恩来的讲话体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双百精神。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谈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讲了个大有希望,不是‘中有希望’,更不是‘小有希望’……几亿劳动群众,工人农民,他们现在感觉得心里通畅,搞大跃进。……这一干起来,今年粮、棉差不多增产一倍……钢铁可翻一番……明年粮食总产量可能超过一万亿斤,钢铁明年可能超过两千万吨。总而言之,明年是基本赶上英国。十五年计划,两年基本完成。谁能料到?这就是群众的干劲的结果……”
——1958年9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在科学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提出了一系列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与构想。
——张先亮《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邓小平文选》
(1)从材料一中看,毛泽东是基于什么认识发动了“大跃进”运动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毛泽东的认识有何依据。这场运动为什么会酿成一场灾难?(8分)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分析邓小平是基于什么认识作出了对外开放决策的。(4分)
(3)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处理好哪两对关系?(4分)
参考答案:(1)认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力量大。依据: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原因:过于夸大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破坏了生产力。
(2)世界经济国际化分工和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闭关自守导致落后的教训。
(3)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人的主观作用与客观经济规律的关系。
本题解析:(1)根据“……几亿劳动群众,工人农民,他们现在感觉得心里通畅,搞大跃进。”可回答第一个小问。第二个小问要结合时代背景回答。第三个小问回答酿成灾难的原因,要从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角度回答。
阅读材料二“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材料三“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既可以回答。
(3)从材料一中能得出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从材料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总结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 。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或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斯塔夫里阿诺斯这里强调研究世界历史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历史进行“整体的”研究,实际上是强调用全球史观去研究历史,而不是站在某一地区和国家的角度。故选B。
点评:全球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史学理念,这种史观已被我国学术界所认可。在新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这种史观也得到了充分阐发和体现,在高考试题中更是频频显现。如何理解并运用这种史观评价历史事物、进行科学有效地备考,是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我国国防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一成就

①打破了美、苏核垄断
②得益于科教兴国战略
③有利于民族自信心的增强
④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我国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情景,标志着我国国防工业的巨大发展,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提高了民族的自信心。因此①③正确,故选B。科教兴国是在1995年提出来的;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改善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