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中国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D.中朝、中韩外交关系的建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C、D两项表述与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时间不符。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协定。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中国建国之初,为加强财经管理,中央人民政府决定重点解决
A.对民族资本赎买问题
B.工商业的合理调整问题
C.机关企业干部贪污和浪费问题
D.中央财政收支脱节问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右面这幅漫画反映的是我国 20 世纪 50 年代末的历史现象。造成漫画中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经验不足
B.自然灾害民不聊生
C.“左”倾错误甚嚣尘上
D.苏联政府单方毁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首先判断出这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放高产卫星的漫画。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左”倾错误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其进步作用( )
A.使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完善
B.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资料
C.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提供了依据
D.解除了各诸侯王国割据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中“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具有相当成分的迷信色彩,同时也将王权统治神秘化,但客观上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提供了依据,适应了中国古代前期君主专制统治统治的需要,有利于推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这是其进步作用的主要表现所致,所以答案选C,A项表述不够准确,董仲舒新儒学进一步发展了先秦儒学但不是儒学的完善表现,B项也是其客观影响但不如C项积极影响明显,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
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