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
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多数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参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话时说:“中国的主体
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
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10分)
(2)结合材料二,理解新政的实质。(4分)
(3)根据上述材料,你是如何理解不同制度国家的经济政策的?这说明了什么?(6分)
2、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有
A.提高储蓄利率,吸纳民间资金
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
C.实行计划经济
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
3、判断题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淡话”,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你认为下列史实中能论证邓小平这个观点的是
[? ]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B.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C.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美国的克林顿改革
4、判断题 西方资本主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实行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 世纪早中期的西方国家普遍推行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国富论》提出的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主张让“看不见的手”(即市场的自由竞争)所造成的市场“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加以控制;政府只需要发挥保卫国家政权的政治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其余的就让“看不见的手”———市场自由竞争去发挥作用。
材料二:19 世纪早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过程中,1825 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每十年爆发一次,形成周期性经济危机,并蔓延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到来时,商品大量滞销,市场陷于混乱,生产也出现停顿萎缩。
材料三:20 世纪30 年代,英国学者凯恩斯又提出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凯恩斯一方面认为资本主义市场自由竞争原则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认为政府积极干预经济对经济发展也起重大作用。凯恩斯指出失业和经济危机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依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就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并避免发生经济危机。30 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针对胡佛政府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的一次重大经济改革,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请回答:
(1)联系所学知识,指出19 世纪早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条件。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评述推行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重大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与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有何共同的主张?凯恩斯经济理论提出了哪些与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不同的新主张?
(3)联系罗斯福新政前美国经济状况,简要说明罗斯福新政运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原因。
(4)联系罗斯福新政的结果,评价凯恩斯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
5、判断题 下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这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

A.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C.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展开
D.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