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
C.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故不可能出现在“1853年的《顺德县志》”。此题是逆向选择题,故应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33年,留学德国专修造纸专业的钱子宁和同学一起筹资在苏州创办了“中元造纸厂”,“八一三”事变后,该厂被迫内迁,历尽艰辛,最后于1939年4月落脚水运条件相对较好的四川宜宾。结合所学知识,以下关于“中元造纸厂”及内迁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该厂由专业技术人员创办
B.抗战爆发是其内迁的原因
C.使中国工业布局有所改变
D.因交通四通八达选址宜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专修造纸专业的钱子宁和同学一起筹资在苏州创办”可知A项符合题意,故A项排除;“八一三”事变后,该厂被迫内迁,可知B、C两项符合题意,故B、C两项排除;题干中“水运条件相对较好的四川宜宾”不能得出宜宾交通四通八达,D项与题意不符,故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打破中国外交僵局、使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是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出席万隆会议
C.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D.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荀子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荀子认为统治者政治上应该怎样做?(2分)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1分)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1分)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历史作用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1)“民贵君轻”的观点,(1分)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礼法兼治,王霸并用。”)(1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从汉代起,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或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1分)
(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2分)
(4)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塑造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人类思想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长时间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也带来了禁锢思想,压抑人性,封闭保守的消极影响。(答对任4点给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B.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低
C.资金少,技术力量弱
D.近代社会形态的制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