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20年,章太炎在《顺天时报》登启事觅偶:“女方是鄂籍(湖北人);大家闺秀,性情开放;要通文墨,精诗赋;双方平等,互相尊重;夫死可嫁,亦可离婚。”但直到1933年,经友人介绍,章太炎才结识了符合条件的汤国梨女士,结为伉俪。这反映了当时(??? )
A.民主平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B.男女平等仍是一种前卫思想
C.近代媒体转向关注社会民生
D.新的社会风俗不合国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阐述了章太炎以男女平等为前提寻找伴侣的艰难,前后整整13年,实际上反映的是这种男女平等观念仍然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核心是????????????????????????????????????
A.道德就是知识
B.提倡教化人民
C.主张改善人的灵魂
D.知识就是力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初期,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阐述他的新东方政策时说到:“把联邦共和国作出有利于西方民主的决定说成是针对中欧和东欧而作出的决定,这也肯定是错误的……德国政府的政策是在相互尊重不同社会制度的同时,寄托于这样的期待和希望,即我们能为欧洲的共同利益创造一个基础。德意志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使我们对此负有特殊的责任。”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政治目的是(???)
A.摆脱北约对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控制
B.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欧洲政治一体
C.消除民族隔阂,谋求德国统一
D.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在材料中,勃兰特提到“不同社会制度”和“德意志民族”,这两个信息综合起来可以得出勃兰特的意图是希望德国统一,故选C。A项明显错误,德国到现在仍然是美国北约的同盟国之一;B项错误,材料只是说了尊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未说明要淡化意识形态;D项材料并未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主体思想源于??????????????????????????????????(???)
A.对儒家经典的新阐释
B.阴阳五行学说
C.法家思想
D.道家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的主体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的时期远远多于分裂的时期,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以及各个民族之间和睦合作、友好相待、共赴国难、共渡难关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历史上,一些杰出的政治家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坚持“和为贵”和宽厚仁爱的原则,用信义、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的民族矛盾,“化干戈为玉帛”使各民族和睦相处,亲同一家。
(1)秦始皇对我国统一的多
参考答案:(1)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2分);征服百越,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紧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的贡献有,统一六国,结束分裂局面、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等。第(2)问,紧扣“民族团结”,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具体措施是通过和亲政策,形成了“翁婿”关系,加强汉藏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第(3)问,结合美国共和制度的建立及影响分析归纳即可。第(4)问,考查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准确记忆与归纳能力,回顾康熙时期在民族团结方面的相关史实归纳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