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和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相吻合的思想是 (??? )
A.儒、道、法、墨
B.道、儒、法、墨
C.儒、法、道、墨
D.道、法、儒、墨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
(单位:家)
年份
| 民国 元年
| 民国 二年
| 民国 三年
| 民国 四年
| 民国 五年
| 民国 六年
| 民国 七年
| 民国 八年
|
数量
| 17
| 37
| 37
| 50
| 33
| 34
| 29
| 23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 材料三 下面是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注:1933年月平均生产指数为100。 材料四?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 (4)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5分)
3、判断题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 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4、判断题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材料二?乾隆年间,当英国使团团长马戛尔尼邀请福康安参观他们的新式武器时,这位清朝的名将居然很不屑的说道“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希罕。” 材料三?……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成丰皇帝在北京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请”。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命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 ——摘编自《复兴之路?千年局变》解说词 材料四?二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新兴科学技术
 (1) 根据材料一我们可以得出什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方面,简要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5分) (2)有人认为“瓦特和法拉第是两位决定时代发展的科学家”,如何理解这种说法?(2分 (3)对比材料二材料三,指出中国统治者上层对外来技术态度的变化及主要原因。(3分 (4)材料四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科技中心在哪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4分)从上述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材料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1分)
5、判断题 追求公平公正、致力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 材料二? 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据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 材料四?? 1982年5月亚太地区老龄问题政府间预备会议上,大会秘书长柯里根说:“随着各国工业化和都市化,许多国家的家庭遭到破坏,对老年人产生可悲的后果。希望中国在工业化的同时,创造出整套处理好家庭关系的办法,树立正确对待老人的榜样,这是对人类社会的一项重大贡献。” ——据陈功《家庭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诸子百家思想为例说明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举两例即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20世纪初的中国“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处理柯里根所提出的“老龄问题”?(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