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6分)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与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所处的国际环境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1)指出我国历代王朝所推行的基本的经济政策,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这一政策。(6分)材料二?英国
参考答案:(1)重农抑商(2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保障国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并依据材料“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可以得出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为重农抑商,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其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到封建社会后期却成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依据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英国采用了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奉行自由主义政策,其影响应从两个方面加以回答,即对英国和世界,对英国而言,主要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其霸主地位更加稳固,对世界而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产生。
(3)凯恩斯主义强调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就其原因,在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失效,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战后各国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促进了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70年代经济危机说明凯恩斯主义失灵西方各国纷纷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新自由主义产生,中国改革开放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减少干预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的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建立的政府是军人的革命政府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高速发展
C.一战是“经济奇迹”的最主要原因
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更多的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和C“一战是“经济奇迹”的最主要原因”是吻合的,所以答案是C。另外,辛亥革命建立的政府当然不是军人的革命政府,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当然不是毫无益处。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的作品不包括
A.《悲惨世界》
B.《巴黎圣母院》
C.《九三年》
D.《基督山恩仇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雨果的作品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二战后,美国在干涉朝鲜、越南和伊拉克事务时采用的共同手段是
①公开扶植傀儡政权 ②发动侵略战争 ③操纵利用联合国 ④经济制裁
A ① B ② C ①②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朝鲜、越南和伊拉克战争都属于热战,故选B,至于操纵联合国主要体现在朝鲜战争上,公开扶植傀儡政权则是在朝鲜与越南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1901年”和“清廷”,可知是清末新政。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