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9年广东省高考预测[四]29题)(16分)文明是人类良知和智慧的结晶,摆脱野蛮而日趋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文明的进程经历了从分散到整体,从区域到全球,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人类文明是一个有机系统,它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在历史的发展中,各种文明在不断发展进步,并相互交织、渗透和转化,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和平交往是人类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但也存在暴力交往的消极方式。
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华农业文明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1)、近代史上,西方工业文明不断地向中国扩张,对中国农业文明提出挑战,请概述其扩张和挑战的史实。(10分)
(2)、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中国不同阶层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态度,请概括并举例加以说明。(6分)
参考答案:(1)①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
本题解析:第一问从军事侵略、经济侵略、文化侵略和工业文明成果传入来回答。第二问首先明白三种不同态度,即排斥、抵制,被动、保守地应付各种挑战,积极主动迎接挑战。结合相关阶层进行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天下有不顾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这一举措所起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A.扩大了黄帝部落的势力
B.扩大了黄帝部落的活动范围
C.黄帝吞并了势力弱小的部落
D.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在黄帝的征伐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与炎帝部落的斗争、融合,从而促进华夏族形成。选项D从历史的深度上说明了这一举措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外国侵略者将辛酉政变看成是自己的胜利,其原因是
A.政变削弱了清朝的专制统治
B.政变后顽固派改变了排外立场
C.政变使《北京条约》得以签订
D.政变后“最和外国人维持友好关系”的人掌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能力,可用排除法来解答。《北京条约》签订是在辛酉政变发生之前,所以C项很轻易排除;辛酉政变并没有削弱清朝的专制统治,也没有改变顽固派的排外立场,A、B两项也不难否定。正确的只剩下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为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③完善了教育立法④形成了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⑤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A.③④⑤
B.②③
C.②③⑤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和对历史概念的分析判断能力,一是让学生将几个不同时期的教育成果区别开:二是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发展的表现和原因区别开来。①要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如,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和形成初、中、高三级教育体系是近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不可能在改革开放以来才提出和形成。②注意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如,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只能是为我国教育指明了方向,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应理解为教育发展的表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图3拍摄于1955年,图中农民在

A.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B.申请加入人民公社
C.选举组成村民委员会
D.签署土地承包合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