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认为商朝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因为它
A.已经能组成近五百字的文章
B.已经出土十五万片以上
C.已具备六书构字规律
D.能记载祭祀、农事等史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废除了丞相职位,但又导致从杂事务集于一身的烦恼。为解决这一烦恼,他设立了什么机构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A.宣政院
B.殿阁大学士
C.参知政事
D.内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明朝初年,明太祖以丞相胡惟庸“专权”为由,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制度,并诏令以后子孙后代不许设立丞相。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忙,设立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故选B。
点评:本题还可以从君主专制制度演进的角度命题。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自秦始皇设立丞相一职,皇权与相权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历代统治者都采取措施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至明太祖时废除丞相,宰相制度宣告终结。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九是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专属数字。西周时期只有天子可用九鼎,后世只有皇帝的龙袍可绣九条金龙,明清时期只有皇宫屋檐可有九只吻兽。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九品中正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周公之礼作乐,使得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确定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规范。材料中天子用“九”,体现了礼乐制度下周天子的权威,由此可知礼乐制度是维护天子权威的统治工具。C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礼乐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其后来又被什么制度所取代?(4分)
材料二?诏曰:“朕深诏执事,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积行之君子壅于上闻也。且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其议二千石不举者罪。”有司奏:“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奏可。
——《资治通鉴》卷十八 《汉纪十》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什么制度?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社会存在什么问题,解决办法如何?(8分)
材料三?由此论之,职名中正,实为奸府;事名九品,而有八损;古今之失,莫大于此!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敝法,更立一代之美制。
——《资治通鉴》卷八十一 《晋纪三》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一代之美制”后来在何时开创?简要说明其创立之初,对匡正时弊所起到的主要历史作用。(8分)
参考答案:
(1)禅让制(2分)王位世袭制(2分)
(2)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材料一中尧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有才能的舜继承,这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称为禅让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利用权势杀死了禹的继承人伯益,继承了禹的位置,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2)依据材料二的关键信息“兴廉举孝”可以判断,这一制度是汉代实行的察举制,由地方郡国向中央举荐人才。“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积行之君子壅于上闻也。”出现的问题是有的地方不举荐人才,或是举荐的人才徒有虚名。“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对这种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