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他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探讨与人生幸福有关的道德伦理问题。”“他”是古希腊的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克里斯提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哲学的任务就是探讨与人生幸福有关的道德伦理问题”可以看出这是指的苏格拉底的观点。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美德的作用,认为掌握有知识的人具有美德。故选B。A项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忽视了道德、正义等标准的问题;梭伦是雅典的改革家,把雅典引上了民主的轨道;D项时期的改革使雅典确立了民主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苏拉格底的哲学观点和主要的影响。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己,强调人的价值,同时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的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智者学派的纠正。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智者学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一言论出自先秦时期的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段材料的大意是:天下无道的时候,每个诸侯国都发展自己的生活习俗和规范制度,天下有道的时候,这种事物都是由天子朝庙出的。生活习俗自诸侯出的话,最多十年就会消失。天下有道不会是大夫掌政,也不会轮到老百姓来忧谈国家大事。很明显是维护奴隶制时代的礼乐制度,所以属于儒家的思想,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首次成功实践,其历史背景不包括
A.近代历史的遗留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B.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日益提高
C.大陆与台港澳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
D.双方达成“九二共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九二共识”是关于台湾问题的,与香港回归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再过十一天,全人类就将告别旧千年,迎来新千年。今天漂流海外四百多年的游子, 终于重新跨进祖国温暖的家门。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程中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步。”上述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台湾光复
B.解放海南岛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某研究者据此得出“名正言顺、礼乐刑罚”思想即“仁”与“礼”协调发展的思想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的人与人、人与社会无序问题”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理解不准确,结论合理
C.材料理解准确,结论不合理
D.材料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主要讲的是礼乐兴,然后刑罚才能中正,民众才能安心。最终是落脚到刑罚公正上。因此材料中的结论是不准确的,理解材料有误。故选D。其它各项说法都是不对的。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知识。儒家思想是产生于春秋时期的思想流派,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实行仁和礼,政治上强调为政以德,奉行中庸之道。战国时期这种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西汉时期确立统治地位,唐宋三教合一后发展成宋明理学,明清成为了官方哲学并出现了批判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