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日知录》的这段文字抨击的是 ( )
A.先秦儒学
B.魏晋玄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顾炎武的思想主要特色却是经世致用,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与材料“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相符合。他重视对社会实际的了解,强调经世致用。作表作是《天下郡国利病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走西口》中田耀祖将田家大院赌输给夏三之后,淑贞将家中祖传的乾隆御赐的“仁义礼智信”牌匾摘下来带走。历史上最早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的是
[????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 ]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朝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新的经济形态”微弱是由于商品经济水平落后
B.“先天不足”是指思想家的思想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
C.“时代性的缺陷”是指没有提出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思想学说
D.“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说明早期启蒙思想受欧洲中世纪思想影响很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新的经济形态”是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状态,故A项不正确;“时代性的缺陷”是中国始终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故C项不正确;“中世纪末期的产物”是指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的产物,故D项不正确。材料意思说明“明朝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思想家的思想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故答案选择B项。
考点:本题以对明清时期进步思想的评价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点评:关于明清时期进步思想,着重把握每位思想家的观点,多用新情境、新材料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命题;同时,也可以把其放在明清时期整个社会大背景中进行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与其“贵贱有序”的政治主张有矛盾的是:( )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学而不思则惘
D.知之为知之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政治方面,孔子主张“贵贱有序”强调了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秩序。而教育上却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社会等级,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