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了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较客观的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B.基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C.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D.完全否定了斯大林模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说法肯定了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迅速跨过了工业化阶段”即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同时“靠人力劳动投资”、“无情”则是对这一模式弊端的反映,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为此,他加速推行
A.凯恩斯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计划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931年”、“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判断斯大林主张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迅速推动苏联的工业化。A项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B、C与题干时间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B.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C.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低
D.苏联为发展工业,对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斯大林经济模式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众多问题: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轻工业,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主要是指苏联为发展工业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对农民和农村索取太多。故选D。ABC三项都未体现出对农民索取太多的内容。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的是斯大林体制。斯大林体制是1936年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对于斯大林体制,应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应该看到其积极的作用,能够避免单纯的市场手段的弊端,这为资本主义国家所吸收借鉴;另一个方面这种体制忽视了商品货币关系,单纯的依靠国家的行政性指令,越来越僵化,不利于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也造成了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调。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这样一个场景:冬妮娅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木材作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的义务劳动。它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经济措施
A.实行成年人义务劳动,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B.企业国有化
C.一切生活必需品由 国家集中分配
D.铁路部门必须由国家经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