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度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相权以加强皇权
2、选择题 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内阁
C.设置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3、选择题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A.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B.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
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
4、判断题 曹魏末年,颁布《魏官品令》,规定父辈的中正之“品”(现在的官品),成为其子弟起家任官的“资品”。由此可以推断,当时选官的依据是?????????(???)
A.个人品质
B.官位品级
C.家世门第
D.知识才能
5、判断题 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对其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地方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