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是早期的教会作家,虽然承认财产公有和人与人的平等才符合“自然法”,但却认为这些原则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而只能在“未来天国”中实现。到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阿奎那改变了“自然法”的内容,赋予“自然法”的观点以不同的意义。他认为“自然理性的光辉”是“神的光辉”在人身上
的“印记”。因此,“自然法”服从于“神法”。他说:“像在上帝所建立的自然秩序中,低级的东西始终服从高级的东西的批、指示一样。在人类事务中,低级的人也必须按照自然法和神法所建立的秩序,服从地位比他们高的人。”这就是说,上帝创造的自然,本来就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低级的东西应当受制于高级的东西。在人类社会中也是如此,“下等人”应当服从“上等人”的统治,社会才不致分崩离析。
——作者依据材料整理
材料二?每个人生来就享有与他人同等的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在内的一系列自然权利,这些权利乃是由自然汉加以昭示并予以保护的,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权予以损害和剥夺。
——洛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奎那所论述的观点及其目的是什么?(5分)
(2)依据上述材料,概述与阿奎那相比洛克的观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
(1)观点:自然法服从于神法;按照自然法和神法建立社会等级秩序(或人有贵贱之分,“下等人”应服从“上等人”的统治)(4分)
目的:维护封建等级制度。(2分)
(2)不同:洛克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人身权利是平等的。(4分)
原因:西欧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近代民主思想的萌发;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5分,少答一点扣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法国路易十四改革期间,推行重商主义的政策,下列对此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盛行的经济思想
B.主张应该全面对外
开放国内市场
C.客观上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D.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所反映政治制度最终导致了
A.王权越来越强化
B.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C.封建领主的势力无法发展
D.国王领地越来越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指的是国王的统治区域受到挑战,国王的绝对权利受到削弱,因此容易导致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王权削弱,与封建领主无关,国王的领地变小不是最终的结果,所以选择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2—13世纪欧洲大学兴起,法学与神学一样成为大学重要的课程,学校中对罗马法的研究一时盛行。出现这一状况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教会势力的减弱
B.西欧城市经济的复兴
C.希腊罗马时代传统教育的影响
D.罗马法的思想深邃、体系完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西欧)被城市居民的丰盛礼物所征服的国王,也同意宣誓保障这些权利(即自由或自治权利)……可是他们接受了市民的赠礼和发誓保证公社的权利之后不久,就破坏这些权利……”这段话说明……………………………………………(?)
A.封建国王是愿意市民阶级重获自由的
B.市民阶级只能通过金钱赎买获得自由
C.市民阶级争取自由的道路是曲折的
D.民阶级要定期向封建国王赠送礼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可是他们接受了市民的赠礼和发誓保证公社的权利之后不久,就破坏这些权利……”说明西欧国王并未履行承诺以保障城市自治的权利,市民阶级争取城市自由的道路是艰难的,反对封建统治也成为推动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答案选C,A B 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点评:欧洲中世纪晚期,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技术的复杂化,手工业的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更多的行业脱离了乡村,集中到城市。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 但城市的自治不是政治性的,而是法律性的,即从管载他的领主或国王那里得到一种特权证书来保障它的一些权利,它的典型形态是共和国。本题反映的史实即是如此。这种情形也对之后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反对君主专制统治的斗争奠定了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