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时期
| 内容
| 备注
|
春秋战国
| 牛耕、铁农具
| ?
|
都江堰、郑国渠
| ?
|
测知二十四节气
| 有利于安排农事
|
秦汉
| 耧车
| 提高播种效率
|
选种、育秧
|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精耕细作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材料二?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三?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生产经营方式?(1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3分)这些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哪种经济思想。(2分)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4分)
?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3分)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3、判断题 《吕氏春秋?上农》载:“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此段话表明实施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
A.发展农业经济
B.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C.取得战争胜利
D.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
4、判断题 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

A.牛尊的制度材料上
B.牛尊的腿上
C.牛尊的鼻子上
D.牛尊的背部
5、判断题 唐朝前期,赋役制度的发展进步之处主要是
A.农民向封建国家承担定量田租
B.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C.农民获得一定数量土地
D.人头税被废除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