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史载:管仲“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这是说管仲改革中推行国家食盐专卖政策,深得民众欢迎。这主要反映了
[? ]
A.春秋时期国家垄断经济开始形成
B.管仲在齐国建立起了君主专制制度
C.管仲以抑商政策来发展农业经济
D.国家加强经济调控有利于稳定民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它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在工业化到来的时刻,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已被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10900公里国际铁路线所取代。但是,它仍有可开发的新价值。由此推论,“它”指的是(?)
A.东西文化交流古道—丝绸之路
B.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
C.“船舱马背”— 湖南安化洞市茶马古道
D.中国境内第一条铁路—沪淞铁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该题体现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要求,丝绸之路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之一。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和“它已被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10900公里国际铁路线所取代”。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它”指的是丝绸之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古代朝廷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但仍常有资本雄厚的大商人出现,商业经济仍然繁荣发展,这是因为?(?)
A.商人对朝廷抑商政策暗中反抗
B.抑商政策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实现
C.整个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
D.从商易于致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古代历朝政府均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依然有资本雄厚的大商人的出现,这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我国古代农耕经济持续发展,带动了商业的发展。故选C。A项明显错误;B项错误,历朝均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有些朝代还很严格;D项错误,不是根本原因。
点评:在古代特别是明清以后,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突破重农抑商的藩篱,重视商业。但是商业隶属于农耕经济的范畴却一直未发生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我国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有?
[? ]
A.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
C.“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D.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的机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明清时期,特别是明中叶(15世纪中叶)以后,广东商人十分活跃,人数大增,形成中国十大商帮之一的广东商帮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有
①广东是海洋大省,河网密布,交通便利? ②明清时期,广东的手工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 ③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宣布只留粤海关对外通商? ④明清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中叙述的是明朝时期广东商帮的发展,这和其地理位置、国家政策、本地区的手工业发展有关系,但是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是不利于其发展的,所以④排除,选①②③。
本题难度:简单